中国文字博物馆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在中国的河南安阳,坐落着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博物馆以出土文字文物为支撑,荟萃了历代文字样本精华,让游客一日千年,尽览中国文字从远古“婴儿期”发展至今的光辉历程。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安阳市作为河南省的省辖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故乡、殷墟所在地、汉字之都和《周易》的诞生地。

    距离甲骨文的发现地殷墟约8公里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馆高32.5米,主体建筑采用殷商时期的浮雕金顶,展现殷商宫殿“四阿重屋”的特征,不仅表现了中国文字文化内涵,也显示了文字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文字博物馆字坊取甲骨文、金文中“字”之形。从字坊通向主题馆干道两侧,由28片铜质甲骨组成的碑林,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它代表着28星宿,象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

    中国文字博物馆集中展示了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字、简帛、历代碑碣、汉字信息印刷术、汉字信息处理、少数民族文字等和文字有关的诸多内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历史,通过文字的记录和梳理,其发展轨迹变得脉络清晰、有章可循,而文字本身千姿百态的发展史,又仿佛是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侧记。

    汉字,传说中为皇帝史官仓颉所创。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曾说:“黄帝之史仓颉始作书契。”“书契”即是对文字的一种称呼。古书曾说仓颉造字之后,“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这则传说虽然揭示了文字“出世”所产生的惊心动魄的力量,但汉字真正的起源仍需借助考古发掘来揭开面纱。

    一片甲骨惊天下”。1899年的一天,偶染疟疾的清代学者王懿荣在一种被称为“龙骨”的中药材上,发现了“行列整齐”的细小刻划。这些神秘的符号经专家考证,被认定就是上古时期的文字--甲骨文。它的发现表明,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有了体系完备的成熟文字,由此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了一千年。

    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使中华文明跻身于以纸草、泥板、石板为文字载体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古国的行列,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尤其重要的是,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甲骨文几经演变,历经三千年沧桑,一脉相承地“活”到了今天,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

    除甲骨文外,刻在青铜器上的商周金文同样重要。金文从商朝开始,至西周达于极盛,共经历1200多年历史。

    殷商文字至西周演化为大篆,其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然而,至战国时,各诸侯国“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汉字进入一段混乱时期。

    秦朝的大一统和书同文结束了这段混乱期。公元前223年,李斯奉诏“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创制小篆。很快,由于书写的不便,小篆渐渐“隶变”,一种新的字体--隶书在秦代出现,秦代也成为古今汉字的分水岭,从此之后,汉字又发展出行书、草书、楷书等,但其形态再无大变动。

    中国的汉字形态几经变化,而汉字的承载工具也历经龟甲、简帛、纸张等直至今天的网络。汉字一路走来,风尘仆仆,历经几多坎坷。

    敬惜字纸”是中国绵延千年的传统。甲骨、青铜器、简帛等都曾做过文字的载体,但同文字关系最密切的当属纸张。

    公元105年,蔡伦历时八年成功研制植物纤维纸。北宋时,毕发明活字印刷术。借助纸张和印刷术,汉字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穿行,中华文明也源源不断地向世界传播。

    然而,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汉字第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陈独秀、蔡元培等文化领袖都发出过废除汉字,改用拉丁字母的声音。

    在风雨飘摇中,汉字跨进了公元1949年,新中国建立仅10天后,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即在北京成立,最终文字改革的任务确定为: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进入全国小学课堂,1962年,《简化汉字总表》发布,这成为自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中国文字史上的最大改革。

    进入计算机时代,汉字再次走到命运的十字路口,由于汉字无法进入计算机,废除汉字浪潮再起。然而,王永民和王选扭转了汉字的命运。王永民研制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解决了汉字输入难题;王选研制的激光照排系统,则使汉字印刷进入了光与电的时代。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从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到开发出了汉字激光拍照系统的王选,再到发明五笔字型输入法的王永民……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在这些文字和这些人物中熠熠生辉。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的2000多所大学开设中文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认为,随着汉语、汉字的广泛传播,汉语在新世纪将成为世界第二大传媒语言。

分集列表 (共687集)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