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当巴村嘎益节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11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0 意见反馈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2013年藏历715日,一年一度的当巴村嘎益节开始了。

    节日举行两天。第一天是寺庙给老百姓表示感谢,齐聚一堂,载歌载舞;第二天是村民回馈寺庙,邀请僧人们一同欢庆节日。

    由于加布小时在萨让寺庙里出家为僧,熟知嘎益节的流程、习俗和歌舞,这次家乡百姓邀请加布主持这次嘎益节的活动。

    赛马是嘎益节上男人们展示自我的最佳机会,赛马开始前,要举行隆重的诵经仪式,祭拜山神、水神、土神。希望美丽的家乡无病、无灾害,风调雨顺,美丽富饶,并给所有参赛选手的马鞭上贴上酥油花,祝福英勇的骑手们平安,顺利。按照仪式,加布用酥油灯盏里盛满的青稞酒播洒大地,显示他们的感激,以酒祭拜天神祈求赐予力量。

    赛马汉子们要绕村庄一圈后再开始比赛,有马背上射箭、短跑等项目。骑术在父传子下世代流传,每一位强壮的赛马汉子身上都流淌着祖先骁勇善战的血液。

    赛马结束后,全村村民都会聚集在村前的草坝子上载歌载舞。与一般西藏过传统习俗节日搭建帐篷不同的是,当巴村嘎益节上男人们住一顶帐篷里,女人们住进另一顶帐篷,但男女不能互串帐篷。除了女士们倒茶、敬酒、端饭外,在帐篷里要进行对歌。

    更有意思的是,当到了开饭时,为男士们盛饭时都会用上盘子等器具,到了女士那里就没有向男士们那样的礼节和尊重,会把饭团和肉直接送到手上。

    宣舞,是嘎益节最精彩的一段。如果说土林是见证札达历史变迁的自然遗产,那么宣舞就是从象雄一脉传承而来的精神财富,是古格壁画所描绘场景的真实演绎,也是嘎益节最有特色的一段,人们载歌载舞可以跳上几天几夜。

    正在领头跳宣舞的老阿妈叫贡桑,今年95岁,是当巴村里最年长的一位,也是当巴宣舞自治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我见证和参加了十代人的嘎益节,我从5253岁开始,每年都会作嘎益节宣舞的领唱直至今日,不知道明年能否再领唱,今年的活动搞得特别好,喇嘛加布把整个程序和习俗演绎得像以前一样。

    嘎益节接近尾声时的这段宣舞,两位妇女手势摆成的造型是一扇门,村民们边唱边跳会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会摆一次,表示开启了通往四方的吉祥幸福之门。

    在节日的最高潮,加布用酥油灯盏里盛满青稞泼洒田间,表示对大地的敬畏,村里的所有村民手中拿着各自摘取的鲜花、青稞等植物,唱着古老的祈福歌进行绕村仪式,古老的歌声被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们相信祈祷和祝福的歌声,可以直达天宇。

    所有来到此地的人伴着清脆的鼓声,边唱边跳,前往村子拉康前,在兴高采烈的呐喊中,村民们把手中的植物抛向拉康上空,世代流传的古老仪式,在萨让当巴村流传了上千年,这是人们对自然的恩赐表达敬畏和感恩的重要时刻,期望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幸福美满。

分集列表 (共687集)

博物馆位于内罗毕市中心,是中东部非洲乃至全非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1910年由东非自然历史协会发起修建。除总部内罗毕展馆外,下设16个地区博物馆和几处历史遗迹陈列馆。

博物馆从肯尼亚的历史、民族风俗、装饰艺术等多个方面向游客展示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非洲向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之一,博物馆对人类起源、演变和进化的历史做出了详尽的描述。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设有介绍海洋生物、飞禽走兽的进化演变,肯尼亚国家地质变化等多方面的自然信息展出。

藏品展出各个时期的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的头盖骨为人类起源于非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考古厅内立有200万年前的巨象化石。石窟壁画展室中有一幅距今约2.9万年前的壁画。禽鸟馆的数十排玻璃柜内展出了900多种鸟类标本。另外,馆内还展出了数十件从肯尼亚海岸省出土的中国古代文物,包括青花瓷盘、瓷瓶和茶具,有的已经破碎,但是“大清嘉庆年制”“大清”和“长命富贵”等字依然可见。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