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伞博物馆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166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在古代,伞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远没有扇、刀、剑等物品那样频繁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句中,但是杭州却从不缺乏伞的故事和伞的传说:戴望舒笔下那撑着油纸伞,散发出丁香般芳菲的女子;许仙白娘子的断桥相会、借伞定情都和伞息息相关。中国伞博物馆占地2411平方米,一把把精挑细选的伞将以中国为代表的伞文化、伞历史、伞故事、制伞工艺技术以及伞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

    伞博物馆中保留着河南荥阳、福建洋口、福州、台湾原乡、浙江余杭、湖南益阳、泸州、江西婺源甲路等9大油纸伞,其中以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八角型油纸伞最为新颖别致。这种八角型油纸伞的伞面上绘有梅兰竹菊四种花卉,在花卉中间分别写的是请用国货四个字,由此不能看出,这把伞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为了反对21条掀起的抵制日货,宣扬国货中产生的。

    除此之外,由都锦生丝织风景厂首创的“西湖绸伞”也在伞博物馆中大放异彩,淡竹制伞骨,西湖风景图案刷印的伞面都称得上是杭州伞艺术的瑰宝。

    关于中国伞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民间也流传着许多传说,有的认为是受4000年前一儿童头顶大荷叶冒雨前行的启发,有的认为是鲁班为妻子云氏避雨而沿途修造亭子的改进,还有的则认为是由皇帝出行的黄盖、渔民遇雨穿的斗笠衍生而来的。不论伞的起源是如何的扑朔迷离,中国的伞文化却是独树一帜,而江南烟雨更是衍生出独特的伞文化,伞的审美、伞的诗意和伞的象征意蕴伴随着历史的年轮,在这里碾压出一道独特的文化轨迹。

分集列表 (共687集)

博物馆位于内罗毕市中心,是中东部非洲乃至全非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1910年由东非自然历史协会发起修建。除总部内罗毕展馆外,下设16个地区博物馆和几处历史遗迹陈列馆。

博物馆从肯尼亚的历史、民族风俗、装饰艺术等多个方面向游客展示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非洲向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之一,博物馆对人类起源、演变和进化的历史做出了详尽的描述。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设有介绍海洋生物、飞禽走兽的进化演变,肯尼亚国家地质变化等多方面的自然信息展出。

藏品展出各个时期的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的头盖骨为人类起源于非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考古厅内立有200万年前的巨象化石。石窟壁画展室中有一幅距今约2.9万年前的壁画。禽鸟馆的数十排玻璃柜内展出了900多种鸟类标本。另外,馆内还展出了数十件从肯尼亚海岸省出土的中国古代文物,包括青花瓷盘、瓷瓶和茶具,有的已经破碎,但是“大清嘉庆年制”“大清”和“长命富贵”等字依然可见。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