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马背民族”的记忆第一集

最后更新 2023-04-03
浏览 53
最后更新 2023-04-03
浏览 53
意见反馈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人一匹马呀一人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

    这首洋溢着鄂伦春人神勇和豪迈的歌曲,是鄂伦春人传承千百年的生活方式的写照。

    鄂伦春族是中国唯一纯狩猎民族,素有大兴安岭“马背民族”之称。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世居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民族告别了用兽皮、树皮、树枝搭建起的原始建筑“撮罗子”,与当地其他民族一起走出大山,过上了定居生活。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鄂伦春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伴随着这种变化,鄂伦春语言、“摩苏昆”说唱艺术、桦树皮文化等鄂伦春民族文化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一起跟随我们的记者,深入大兴安岭等鄂伦春人居住地,探寻濒危的鄂伦春民族文化,感受这一“马背民族”那神秘的记忆。

    鄂伦春”这一名称于清初始见文献记载,有两种含义,一为使用训鹿的人,一为山岭上的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九月上谕中称之为“鄂伦春”。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呼玛、爱辉、逊克、嘉荫等市县。

    鄂伦春族是是中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目前人口约为8000人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人长期过着以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的游猎生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世界狩猎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人文科学价值。

    这种“建筑”有一个很奇特的称呼--“撮罗子”,它用桦树枝和树皮、兽皮建造而成,是鄂伦春人抵御严寒和野兽的“家”。

    原来就是在深山老林过着游猎生活嘛,不断的迁徙,住在撮罗子,简易的。到哪如果说走的时候就拆了它,到另外一个地方再重新搭建,非常简易的那种。

    1953年以前,鄂伦春民族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过着靠狩猎为生的“半原始”生活,就住在“撮罗子”里。“撮罗子”的搭建十分简单,先用几根顶端带枝杈、能够相互咬合的木杆支成一个倾斜度约60度的圆锥形架子,然后将其它木杆均匀地搭在这几根主架之间,形成一个伞状的骨架,上面再覆盖上狍皮或者桦树皮,这样,夏能防雨、冬能御寒的“撮罗子”就算建成了。“撮罗子”的顶端要留有空隙,以便里面生火时通风,又可采光。“撮罗子”上的覆盖物根据季节的更迭而变换。冬天气候寒冷,多用狍皮覆盖。到了春天,天气渐暖,就可以换上桦树皮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伦春民族响应国家号召,走下了高高的大兴安岭,结束了游猎生活,开始了居有定所的农耕生活。为了迎合鄂伦春族的生活习惯,当地政府为鄂伦春族居民建造了一种木质结构的房屋,在鄂伦春语中被称为“木刻楞”。

    自从1953年下山定居之后,解放军帮助当地的鄂伦春百姓盖起了木刻楞,就地取材,是用原木搭建的一种木制房屋。

    8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砖瓦房代替了“木刻楞”,从房屋的外观上,已经很难寻觅到民族的差别。原始的“撮罗子”也只能在博物馆和旅游景点里才能看到了。

    鄂伦春人世代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中,过着原始的游猎生活,虽有语言但没有形成文字。随着民族融合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鄂伦春语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鄂伦春语流失的很厉害,年轻人不会,有的地方可以,他能听懂,也不常说,20岁以下的就是这么个情况。学校开鄂伦春语课,但不是考试科目,所以说他就也不重视。

    由于特殊的历史变迁,鄂伦春族被称为“北半球狩猎民族的活化石”。鄂伦春语词汇量大,表意丰富,尤其是对自然状物的描述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近年来,不断有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到白银纳学习、研究鄂伦春语。但目前使用的“用其他语言的音标拼写鄂伦春语的方法”也并不科学。

    咱们(鄂伦春语)语言没有文字,有不少学者专家正在研究,有的用国际音标,有的用拼音,有很多用(鄂伦春语)拼音和国际音标拼不出来的。我们鄂伦春语非常丰富。

    据介绍,目前除个别从事民族语言的专家外,能熟练掌握鄂伦春语的鄂族人均是7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不能及时占有更多的语言资料,对鄂伦春语的系统保护和研究难度将更大。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快成立一个抢救和挖掘鄂伦春语言的机构,专门的机构,天天研究,天天写,现在都有点晚了,因为整个白银纳乡现在70多岁的,就(剩)76岁的关扣尼。假如说她没了以后,很多文化就带走了,流失了。所以应该马上成立个机构,进行抢救和挖掘。

    现在,表意丰富的鄂伦春语已处于消亡边缘,拯救和保护中国北方狩猎民族的传统语言已经迫在眉睫。

分集列表 (共686集)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