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古都顺化皇家建筑遗产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138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0 意见反馈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皇城内的紫禁城、午门、太和殿,牌楼、匾额上书写的汉字,宫殿屋檐下画幅旁的诗句,寺庙塔身上的佛教联语……这些景致让前来这里观光的中国人倍感亲切,这里就是越南古都顺化古迹群。

    顺化在越南首都河内以南约650公里处,背山面海,香江穿城东流入南海。历史上,顺化先后为越南西山朝和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1802年-1945年)的都城。1993年,包括顺化皇城、文庙、天姥寺和皇陵的顺化古迹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越南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顺化皇城是越南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1802-1945年)的都城,它也是越南至今最大的、也是保存相对完整的古代建筑。顺化皇城始建于1805年,历经数十年完成,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顺化皇城分别由京城、皇城和紫禁城组成,沿着香江而建。

    顺化京城和皇城主要建于阮朝初年,参照中国清朝都城进行布局、设计。

    顺化古迹群的主体--京城大致为方形布局,每边长2235米,有护城河环绕。城内布设有城隍庙、社稷坛、观象台、国子监、文庙、六部、都察院和其他政府机构和园林等。

    京城的核心--皇城是越南阮朝皇帝的 殿,内有正殿太和殿,帝后嫔妃居住的紫禁城,太后太妃居住的寿祉宫和长宁宫,供奉祖先的太庙、世庙等,还有内务府、马厂和象厂等服务性机构,以及瀛洲等园林。

    太和殿是皇城中最重要的宫殿之一。这是皇帝加冕等重大典礼及皇家逢年过节举行盛大朝拜仪式的地方。

    太和殿按照中国建筑风格建造,但其中也保持了越南本土的风格。屋檐四角雕刻有龙形飞檐。正殿内有数十个漆红大柱,柱子上绘有金色龙腾图案,汉白玉石柱上则刻有蛟龙。所有的建筑门外都有雨檐,由一排柱子支撑。殿内的柱子全部由越南土生土长的铁木制成,这种木材由于森林的砍伐而变的十分稀有。柱上漆有鲜艳的红色及金色颜料,横梁上则画有四季风景、圣兽、花鸟等。

    顺化古迹群还包括京城外的八座皇陵,其中尤以越南阮朝第四代皇帝嗣德帝的陵墓风景最为优美、建造最为奢华。据说,之所以将皇陵设于此,是因为陵基正对面的远处有多座起伏的山峦,被认为是形胜之地。

    据记载,这里本是一座行宫,建造过程中激起民变,嗣德皇帝镇压叛乱后把这座行宫改名“谦宫”,嗣德皇帝葬于此后称为“谦陵”。嗣德陵内,古木参天,水榭亭台、禁宫、戏台和书房一应俱全。墓室宝城前,两侧排列着石象、石马和象征文武百官的石雕。陵内还有碑亭,石阶两旁有大量精致的石龙浮雕。

    顺化城外其余皇陵各有不同,但布局、规制基本一样,且与顺化京城和皇城一样,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阮朝皇陵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当时曾引起人民的怨恨,而如今它作为越南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又以其宏伟壮丽之势成为越南人民珍视的文化遗产。

分集列表 (共687集)

博物馆位于内罗毕市中心,是中东部非洲乃至全非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1910年由东非自然历史协会发起修建。除总部内罗毕展馆外,下设16个地区博物馆和几处历史遗迹陈列馆。

博物馆从肯尼亚的历史、民族风俗、装饰艺术等多个方面向游客展示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非洲向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之一,博物馆对人类起源、演变和进化的历史做出了详尽的描述。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设有介绍海洋生物、飞禽走兽的进化演变,肯尼亚国家地质变化等多方面的自然信息展出。

藏品展出各个时期的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的头盖骨为人类起源于非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考古厅内立有200万年前的巨象化石。石窟壁画展室中有一幅距今约2.9万年前的壁画。禽鸟馆的数十排玻璃柜内展出了900多种鸟类标本。另外,馆内还展出了数十件从肯尼亚海岸省出土的中国古代文物,包括青花瓷盘、瓷瓶和茶具,有的已经破碎,但是“大清嘉庆年制”“大清”和“长命富贵”等字依然可见。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