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牦牛博物馆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41年前,我第一次进藏,一直在牧区生活。我看到牦牛和藏族人的关系特别的密切。而且牦牛还救过我的命,我有一次遇上了雪灾,是牦牛给我们驮来了食物。所以到北京工作以后,特别想念西藏,经常出现牦牛的影子。到了2011年,我就决定重返西藏,来做一个博物馆。

    吴雨初,西藏牦牛博物馆馆长,今年63岁。他有个藏语名字,叫“亚?格博”,意为“老牦牛”。他家虽然在北京,但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拉萨打理这座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讲述着“高原之宝”牦牛和这位老人产生的交集。以牦牛和牦牛文化作为诉说对象,加以珍藏和展示。

    我们通过一种装置艺术,把最传统的东西用最现代的方式表达出来。你看看,这里的是野牦牛,这些都是家养的牦牛头,最重要的你看看顶上,是藏族人。人是至高无上的。藏族驯化了牦牛,牦牛养育了藏族。

    西藏牦牛博物馆2014年建成,已经向公众免费开放三年。在博物馆的墙壁上写着两句话,诠释了藏民族与牦牛的关系。

    这里有两句话,实际上这个可以说是我们建馆的宗旨。第一句话是,“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这是十世班禅大师说过的一句话。第二句话是,“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这是藏北的一个谚语。

    西藏牦牛博物馆现有2600多件藏品,以感恩、探秘、相伴、灵美为主题分为4个展厅,展现了以牦牛为主的各种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在“探秘牦牛”展厅里,用实物重现了藏族人和牦牛水乳交融的关系。

    这是一个由牛粪垒起来的展品,一个牧人塑像正在打理这个“牛粪墙”。可能人们会想,牛粪怎么搬到了这里?牛粪对于牧人来讲,又意味着什么?其实,在牧人的日常生活里,牛粪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恰嘎村的格珍深有体会。挤完牛奶的格珍开始捡牛粪。趁牛粪还没有干,就把牛粪装到篓筐里,再把牛粪和成稀状物,然后涂抹在墙上晾干。这样,牛粪风干后,可以作为燃料得以及时储存。在牧区,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牛粪墙”,也是通过类似的方法加工,存储备用。

    牛粪,在西藏农牧区家庭中必不可少,烧茶做饭、防寒取暖,都用它来做燃料。风干之后,燃烧的牛粪散发出一股青草的味道。在漫长的冬季,人们更是靠整日燃烧牛粪来取暖,既清洁又实用。

    我们这儿特别冷,如果没有牛粪可烧,就会很冷的。平时我们做饭、煮牛奶,都要用牛粪生火,而且炉火基本不会断。晚上烧了,早上还得接着烧,所以要备很多牛粪。没有牛粪,我们没法做饭取暖,会很难挨的。

    作为高原特有的物种,牦牛给人类贡献的东西不胜枚举。“物华天宝,物尽其用”,可能就是牦牛在这片土地上存在价值的最佳注解。

    我们在做田野调查的过程当中,正好碰到,你看,从昌都类乌齐县来的(朝圣者)。我们在这儿碰到他们的。他们一直磕长头到拉萨来。后来我在布达拉宫底下请他们吃饭。他说你需要什么?我说我需要你身上这个用生牛皮做的这个围裙,保护身体的。我说我要收藏它,因为博物馆(藏品)并不是每个东西说值多少钱,而是它作为牦牛和藏族关系的一种物证。

    这是一副牦牛的鞍子,它来自于登山队员运送物资的装备。在登顶世界海拔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路上,唯一能帮助人类运送大量物资的,就是牦牛。

    这个鞍子是我们一个朋友从珠峰上拿下来的。我们的登山英雄们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牦牛把他们的登山物资要运到6500米的前进营地。

    在这里,可以看到由牦牛衍生出的一些别具特色的物品:用牦牛毛编织的帐篷;用牦牛皮制作的皮碗、皮箱;用牦牛骨制作的墨盒;还有用来预防雪盲的牦牛毛眼镜等等。

    如今,这座博物馆已经成为当地人和进藏游客深入感知西藏,了解牦牛价值的一扇窗口。

    我想作为这样的博物馆,虽然它叫牦牛博物馆,但是实际上它是一个人类学的博物馆。它讲的是牦牛和藏族的关系,就是牦牛身上所承载的西藏的历史和文化。

分集列表 (共687集)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