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会师圣地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会宁是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地控三边,县居四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条件,让会宁成为中国革命圣地。

    193610月,经过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和无数次的生死考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会宁因此名扬天下。

    甘肃省会宁县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讲解员杨婷

    我们现在看到的会师门,原名(叫)西津门,始建于明洪武六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36102日的凌晨,中央红军直属骑兵团在团长韦杰、政委夏云飞的带领下,一举攻开了西津门,占领了会宁城,打响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的第一枪。会师门真切地见证了当年三军会宁会师的历史情景。

    70多年过去了,在位于县城中心的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仿佛还能听到那影响整个中国革命进程的“会师枪声”。这里集中了一大批极为珍贵的革命遗址、遗迹和文物,那历经烟雨的会师楼,傲视苍穹的三军会师纪念塔、保存完好的红军会师遗址,气势宏伟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规模宏大的将帅碑林长廊……无不诉说着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的可歌可泣、英雄壮举、丰功伟绩。

    当年红军长征途中共跨越了15个省份,翻越了40多座高山险峰,其中包括20多座海拔4000多米以上的皑皑雪山,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被称作“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193410月至1936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兵力、装备处于绝对劣势且无后方依靠的状况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突破乌江天堑、飞夺泸定桥、跨越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渺无人烟的草地、激战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历尽艰难险阻,冲破了国民党数十万部队的围追堵截,胜利会师在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文化名城甘肃会宁。

    当时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实现大会师后,就在我身边的这个广场上召开了三军会师联欢的庆祝大会。当年的联欢会的会址正是如今我们会宁县的文庙大成殿了。

    19361010日傍晚,中共中央西北局,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总供给部在会宁县城文庙大成殿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师联欢会。

    当时呢在主席台上就坐的有朱德、张国焘、徐向前、李卓然、陈再道等红军将领,那红一、二、四方面军团以上领导干部在殿外是席地而坐,同时在殿外还有数千名红军战士和群众代表参加了大会。当时的整个会场内外那是洋溢着团结喜庆、战斗祥和的气氛了。

    文庙大成殿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举行联欢会的旧址,也是当年红军集中活动的中心,有许多红军将领在殿内住宿过,为文庙大成殿的红色情结,留下了更为精彩的一页。这个保存完好的明代大供桌,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因为193610月被作为朱德总司令等红军领导人的讲台,显得尤为肃穆、神奇和厚重,它也是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的镇馆之宝。

    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上,修建于1986年的会师塔直指苍穹,引人瞩目。高达33.33米的塔身上镌刻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万里长征的亲历者、三军会宁会师的见证者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可是,这个题词没有署名,会师塔是一座“无名碑”。

    当年邓小平同志亲笔为纪念塔题写了塔名。可是细心的大家已经注意到了这是一块无名碑。也就是说当年邓老在题写完之后没有落款。实际上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专门提醒了他。可是邓老呢,在他沉思良久后,他意味深长地说:“我是代表当年参加长征的数十余万名红军将士题写这个塔名的,他们绝大多已经牺牲在长征路上了,甚至有好多人最终就连名姓子都没有留下,我就是为了缅怀和悼念他们,我也不落款。”那当时纪念塔落成之后,为了遵照邓老的意愿,也没有刻意地加上去。这就是三军会师纪念塔。

    当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不仅给会宁人民留下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会师精神,还留下了一首不朽的歌谣《会师山歌》。

    哎,桃花山顶上刮南风,刮开了杨柳的芽芽,东面的山沟里队伍过,说是要把鬼子打来……”

    解说:整整75年,这首悠扬的《会师山歌》穿越了茫茫岁月,一直唱响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会宁人民奋发图强、与时俱进。

分集列表 (共687集)

土族人戴着面具表演传统的舞剧庄稼其。

(来源:新华社,摄影:侯德强)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