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山塘街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古城苏州,江南水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对这里的印象总结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口口相传。清乾隆年间,著名画家徐扬创作的《姑苏繁华图卷》,画了当时苏州的一村、一镇、一城、一街。其中的一街便是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的山塘街。在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第一回中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里浓缩了苏州过往的繁华与不变的优雅。

    山塘街的历史要从中国唐代一位著名的诗人白居易说起。唐代宝历年间,苏州城西北的虎丘与古城之间的交通几近隔断。同时,由于河道不畅,附近水灾频发。时任苏州刺史的大诗人白居易便组织百姓开凿出一条水道,由阊门城河直达虎丘山麓,并与运河贯通。

    当时的话,只有一条道路可以去虎丘,但是淤泥堵塞的非常厉害,所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的时候,自己也有出游到虎丘,然后就想为苏州老百姓做一件大事,当时就动用了十万民工来开凿了这条山塘河。

    山塘河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3600米,因此,有俗语说“七里山塘到虎丘”。开凿山塘河的淤泥堆积在河边渐渐形成一条长堤,后人为纪念白居易称之为“白公堤”。随着时间的推移,“堤”演变成“街”,形成了今天的山塘街。

    据记载,唐代开街后,连接阊门与虎丘唯一纽带的山塘街游人如织,一片繁华。到了宋代,山塘的商业更是日渐繁荣。从那些遗留千年,还依然伟岸的寺庙和桥梁上,我们还能依稀地看到当年的盛世辉煌。

    有很多的各地商人,都会在这边驻扎,然后建立自己的会馆。然后,由于山塘街的风水也是比较好,所以有一段会有很多的祠堂都在山塘街上。

    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白居易的诗描述了当时的繁华景象。

    到了明清时期,苏州经济日益发达,成为全国著名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山塘街伴随着苏州一起得到空前发展,成为山塘历史上最为昌盛时期。然而,历史总有风云聚散,繁华的山塘街在历史上也曾横遭劫难。清咸丰十年,败退清军的一炬大火让往昔的繁华只留下残垣断瓦,而在此之后的一个多世纪内,文物古迹荟萃的古街逐渐衰败。

    当时由于战乱,山塘街断墙残壁,破乱不堪,一个是交通拥挤,房屋破旧,一些古建筑遭到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利用山塘街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026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山塘保护性修复工程。从那一刻开始,全长3600米、占地136.75公顷的山塘历史街区打开了新的命运篇章。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红楼梦》中讲的“葫芦庙”,当时看非常破旧,经过整修以后,现在焕然一新,规模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老百姓现在香火也很盛。

    山塘保护修复中,每一个细节都注重精雕细琢。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在每一处修复中都可体现。修复后的山塘街成为苏州古城自然与人文景观精粹之所在,这里的街道水陆并行,建筑精致典雅,街面店铺林立,山塘街的盛世繁华再次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恢复了山塘昔日的景物,或许只能让它空有其形;而要让古街重新“活”起来,就必须入其“神”。熟悉山塘的人都说,这个“神”指的就是山塘文化。

    虎丘曲会都要经过山塘,还有我们春秋两季,有苏州地方官带领百姓祭祀苏州的地方“神”,叫庙会,还有我们最有名的苏派盆景也起源于山塘。

    如今,山塘街上苏绣、紫檀木工艺、玉雕等一系列传统工艺既具欣赏性、实用性,又具参与性、趣味性;玉涵堂、松鹤楼、冈州会馆等一批苏帮菜馆使古街洋溢浓郁的吴地特色;品味书苑、吴门琴行等艺术欣赏场所更传递着吴风古韵,延续着往昔繁华。

    修复后的山塘依旧保持着“水城古街”、“一街一河”的传统格局;上千户本地原住民依然生活在“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弄堂人家;而沿袭至今的生活习俗,在一些山塘人家还处处可见,一条千年古街又重新“复活”。

    我们淘米洗菜就是这条河,我们在淘米洗菜的时候,有时候河里的小鱼就来撞你的手,环境非常优美,苏州人生活非常雅致,亲水情节非常浓厚。

    有人说,“在山塘街上漫步,你的脚印一不留神就可能与大诗人白居易或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当年留下的足迹印合在一起。”这里的一处处古迹文物,向人们静静述说着一段段或近或远的故事。行走在山塘街,体味古色古香,体味精雕细刻,体味悠闲雅致,体味岁月沧桑,或许“梦回唐朝”真的可以在这里实现。

分集列表 (共687集)

土族人戴着面具表演传统的舞剧庄稼其。

(来源:新华社,摄影:侯德强)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