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老街第二集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人们行走在老街,不经意间就会被那些写满岁月痕迹的风景所吸引。白色的骑楼,独具特色的女儿墙,精美的雕花,漂亮的天际线,无不折射着当时海口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海口骑楼它的女儿墙,还有它的雕花,还有它的天际线,非常漂亮的天际线,它用的材料都跟别的地方的骑楼不一样。从它的雕花内容,梅兰竹菊,还有巴洛克风格的一些建筑形式,还有南洋华侨吸收过来的,从南洋建筑吸收过来的很多建筑形式和本土的一些,就是我们的雕花,我们一些精致的雕刻结合在一起,从建筑上可以看到海南当时海纳百川,善于吸收各地建筑风格的一些非常好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建筑上。

    海口市义兴后街67号,就是这样典型中西方建筑风格融合的产物,这里曾经是海口最著名的德国华侨何达启的家,人们也把它称为何家大院。

    大院被海南立华幼儿园租用多年,在岁月的流逝中,它早已改变了面貌,只是残留的木雕和廊柱还能让人看到它过去的风貌。蔡葩说,这里不仅有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更有它背后动人的家族故事。

    因为何家大院家族庞大,儿女众多。在那个很复杂的大时代里面,他们方方面面的人都具备。所以他们这个家族是非常非常典型的,中国百年来的光荣与梦想,还有希望与幻灭,都在这个家族上面得到了非常明显的体现。

    何达启原本是海南琼海人,少年时代,他就随着出南洋的商船经越南辗转来到马来西亚,1886年,他开始在一位德国船长的家里帮工,他的命运从此发生了转折。

    有一次船主,去到德国,渡假三个月才回来,当时急急忙忙,所以有的名贵的东西,钱、金银财宝放在里面,一个箱子漏了,忘记带走了,去到德国以后才发现,自己丢在哪里也记不起来。过了三个月后,渡假回来,我的爷爷何达启就把那个箱子提出来给他。船主看到这个小孩还是勤快,还是诚实,就说待在这儿很可惜,这样就把他带到船上去培养。

    当何达启跟随船长出海几年回来后,在海口的港口见到各个国家的船,却唯独没有中国人的船,何达启当时就立下了一个弘愿。

    当时他回到海南的时候,在我们港湾停留的那些汽船都是外国人,中国人没有汽船。他就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他说为什么外国人有我们不能有。结果他就决定做一条船跑远洋。

    1890年,何达启终于实现了理想,他创办了琼州第一家远洋轮船公司,森保船务公司,开辟海口往南洋的新航线,改变了以往靠帆船运输的落后状况,后来他的事业越做越大。

    何达启先生他创造了几个第一,他第一个开辟南洋船队,到南洋去经商,做生意,这么一个人物。他也是海南本土的一个慈善家,他也捐助过一些教育事业,建立了第一所应该算是早期的海口私立活动,叫环海中学。包括海南书局,他都有投资。

    他有个信念,有个比较强烈的信念。他说家乡还是穷,你在那边已经成功了,他还是在外面怎么好都比不上家乡,并且他还回来做一些事业,安排家乡人就业。

    也许,没有当年南洋华侨的成功和他们回报家乡的那种激动和理想,就不可能有接下来的海口骑楼老街,也没有了老街里这么丰富多彩的故事。

    侨资投资有很多有识之士,闯南洋的海南人他们回来以后,他们除了建祖屋,光宗耀祖,他们还有一个报效家乡的理想,从南洋骑楼的建筑可以看得见当年海南人的足迹遍布世界,而且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确实很有奋斗精神。

    当南洋的华侨带着几代人在异国他乡拼搏的成就回到海口时,他们不仅带来了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也带来了资金和商机。然而,到了1939年,日军入侵海南,占领海口的日军在这里实行商业统治政策,导致大量商店关门,商业极其箫条,人们纷纷逃离这个城市。5万多人的海口,几乎逃离了一半,华侨带来的资金也纷纷外逃,从此,海口的经济元气大伤,骑楼老街也结束了它最辉煌的岁月。

    但是,老街的故事并没有结束:2009年,这里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0年,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作为海口城市变迁的载体,海口精神的文脉,对海口骑楼的保护将会持续流淌在每一个被海口骑楼所吸引的人的血脉当中。

分集列表 (共687集)

土族人戴着面具表演传统的舞剧庄稼其。

(来源:新华社,摄影:侯德强)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