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之敦煌莫高窟第一集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在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段的漫漫戈壁深处,一片开凿在断崖上的石窟群静静地矗立了上千年。这里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宏大、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良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

    敦煌古称“沙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这里曾经繁华一时,周边石窟寺也很多。莫高窟就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异常壮观。

    那么,这样一座壮观的石窟寺为什么取名为莫高窟呢?里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据莫高窟的碑文记载,公元366年,有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夕阳映照的沙漠奇景感动了,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因此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他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但也有另外一种说法: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的意思就是“不可能”、“没有”,因此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不管哪一种说法更符合历史的真实,第一个洞窟的开凿都为敦煌莫高窟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历经东晋、前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多个朝代,人们先后开凿了一千多个洞窟,形成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

    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今天的敦煌莫高窟依然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人们总结说,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那么,这本书里到底向人们讲述了什么呢?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莫高窟各窟均由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综合构成。

    敦煌莫高窟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多数已不复存在。

    塑绘结合的彩塑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壁画内容丰富博大,是古代社会历史形象的反映。精美的彩塑与壁画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

    大家都知道敦煌壁画非常丰富。壁画它的意义呢,一个是敦煌石窟它保存下来的现在我们说有4.5万平方米,这在全世界没有这么多的。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这么多的、集中在一个地方出现的古代壁画。另外它在时代上有个跨度。从建造石窟到最后衰落有一千年的历史。这一千年经过十来个朝代,每个时代都有,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一千年间是不断地变化。那么我们通过这个壁画的发展几乎可以勾画出一个中国壁画艺术发展的历史。

    莫高窟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

    这些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在莫高窟壁画中所描绘的当时的一些社会生活场景,反映了我国古代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各个方面的内容。壁画中各类人物形象,保留了大量的历代各族人民的衣冠服饰资料。

    由于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因此,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

    确实敦煌石窟能够展示一个无限丰富的古代世界,所以人家说这是一个墙上的百科全书。就像一个大图书馆一样。要查什么东西都可以查到。大到宏观的对整个中国的文化史,中华的文明史,有很重要的作用。微观下来,我们可以具体到研究他的一件衣服,一个装饰。

    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惟妙惟肖的佛像、飞天、伎乐、仙女仿佛向人们述说着净土之外的那些故事。这些故事不是宗教,又来自宗教;不是壁画,又相印在壁画中。

分集列表 (共687集)

土族人戴着面具表演传统的舞剧庄稼其。

(来源:新华社,摄影:侯德强)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