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花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酥油,青藏高原的特有的奶制品,用途广泛,遇冷即凝,遇热则化。但它在虔诚的僧人手中便会绽放出叹为观止的美丽。

    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出发,沿著著名的青藏公路向西南行驶大约25公里,便能看见形如“八瓣莲花”的莲花山。依山而建的便是名声显赫的塔尔寺,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用酥油制成的栩栩如生的酥油花和绚丽多彩的壁画、独具特色的堆绣一起,被称为塔尔寺艺术“三绝”。

    酥油花的历史由来已久。传说当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开创者宗喀巴大师在西藏开祈愿大法会时,梦见一些飞禽走兽,便召集僧侣用酥油捏塑所梦事物,并供奉给活佛。而在另一种说法中,有关酥油花的起源则和10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有着很大的关系。相传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从长安远嫁拉萨,带去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这尊佛像后来供奉于拉萨市大昭寺。在印度传统佛教中,供奉佛和菩萨的贡品有六色,即花、涂香、圣水、瓦香、果品和佛灯。但当时正值草枯花逝季节,无法觅到鲜花,于是,藏族信众便用酥油捏塑了一束花献于佛前。从此供奉酥油花逐渐成了藏民族的一种习俗。

    酥油花,虽然被称作“花”,但它表现题材丰富并不仅仅局限于花朵的造型。1594年,酥油花传入塔尔寺,经寺院艺僧苦心钻研,使其在题材和工艺上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塔尔寺独有的一种高超的油塑艺术,也成为了藏传佛教中的艺术珍品。每年元宵节,塔尔寺都会举行正月祈愿大法会,这一日,艺僧们会将倾三月之功精心制作的酥油花抬出,供人们观瞻。十多万信众会纷至沓来,一睹芳容。

    塔尔寺酥油花制作分为上下两个花院。根据传统习惯和宗教规矩,每年塑造酥油花时,上、下两个花院为了出奇制胜、赛过对方,互相之间都严格保密,为了防止被别人窥探,他们甚至在花架周围搭起高高的棚架,挂起长长的黄罗盖伞,周围挂起经幡佛像,一边高奏梵乐,一边悄悄制作,充满神秘严肃的气氛。

    由于两个花院在题材和制作工艺上相互保密、封锁消息,长期以来各自都形成了一定的独立流派,他们在竞争中发展,每年都以新的面貌,新的技艺展示各自的成果。

    尽管每年的酥油花展都会受到一如既往的好评,但是作为一种高超的艺术品,由于酥油的特殊性质,酥油花的制作工艺不仅相当复杂而且十分艰苦。艺僧们会选择一年之中最冷的天气,在最冷的房间中制作酥油花。

    因为我动这个酥油花我手上没水份,没水份手干了,一拿酥油花就黏糊了,不但不能做,而且这个酥油就粘我手上了,所以一直要用手沾水冰一下。

    坚赞华藏从小来到塔尔寺,6岁起跟随师傅学习制作酥油花,如今他已经是下花院中技术最为娴熟的艺僧之一。由于酥油一遇热就会化掉,坚赞华藏身边总放有一个盛有冰块的水盆,先将酥油浸泡于冰水中长时间揉搓成膏状备用。制作时,为防止手温回暖,还必须不时地浸冰水、抓冰块,让手指保持冰凉。这些特殊的制作要求让多年从事酥油花制作的老艺人身上落下了许多疾病。

    反正这个胳膊不太好,这个手不太听使唤,因为每天这个手8个小时都在冰水里头,一是先用热水洗,然后再往冰水里面一泡,一反应的话这个神经疼。

    尽管如此,但僧人们认为这很有意义。在他们看来,这是艺僧对寺院必尽的义务,怀着虔诚的心去制作,就不会感受到环境的艰苦。然而,塔尔寺酥油花人才依然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过去老艺僧带领他们做酥油花时,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创新,做出不同的花色,但随着老艺僧们逐渐圆寂,年轻的艺僧明显感到了能力不足,只能按照传统去做,很难有所突破。

    所以,如何培养酥油花的艺僧,如何使它的艺术价值,它的表现形式,它的内容,各个方面得到更多的创新,在塔尔寺还是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酥油花传入塔尔寺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虽然现在中国有许多佛教寺院都在制作使用酥油花,但无论从塑造工艺还是规模来看,塔尔寺的酥油花都是最具代表性的。如何传承和发扬是摆在年轻艺僧们面前的重任。

    月当空,耳边萧鼓丁东。彩棚间,安排灯架,年年花样不同。放光明庄严灿烂,肖人物楼阁玲珑。怪怪奇奇,形形色色,番僧巧夺天工。”《多丽·塔尔寺酥油灯》一词描绘出了塔尔寺酥油花独具匠心、精彩无比的绝妙境界。每天空闲时,坚赞华藏会习惯性地把酥油花展品仔细地端详一番,在他眼里,这些在寒冷中绽放的酥油花所来带的寄托已经超越了肉体上的痛苦。酥油花,不仅仅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保存着一种美好的祝愿,传承在每一个艺僧的心里。

分集列表 (共687集)

土族人戴着面具表演传统的舞剧庄稼其。

(来源:新华社,摄影:侯德强)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