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客家围屋

最后更新 2023-04-06
浏览 39
最后更新 2023-04-06
浏览 39
意见反馈

    在中国江西省南大门龙南县,许多当地的老百姓都习惯坐在自家的古宅边上,聊聊家长里短。小镇里,处处可见古建筑,古朴建筑与闲适的人们构成一幅和谐画面。

    据统计,龙南县是客家围屋保存最多的县,根据80年代第一次文物普查的资料显示,龙南县保存有376座客家围屋,这些客家围屋都是清代和明代的一些古建筑,围屋里面保存有大量的木雕、石刻以及绘画等艺术精品,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杨村乌石围就坐落在龙南县杨村镇东水河边上,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迄今已有390多年的历史。乌石围又名盘石围,形状呈前方后半圆形,由于大门前左侧卧有一块很大的乌石头,因此而得名。

    赖吉生老人今年已经93岁,从出生至今,一直居住于此。如今,他已是一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长辈。对于乌石围,老人有说不尽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们这里很有钱的,发财的很多,14个地主,除此之外,还有4个大老板,搞什么的呢,到南京上海搞木柴生意的。

    老人家告诉我们,以前乌石围就像一个小上海一样,楼上楼下住满了各式各样的人,有军官、有地住、也有普通老百姓。由于围屋的结构复杂,孩子们很喜欢在围屋里玩捉迷藏的游戏。

    晚上很多人,在这做鞋,生起火来,坐在这里做鞋。晚上好多人的,织布的,补鞋的,什么都有。(住在这里)确实好啊,人多啊,7兄弟的,6兄弟的,5兄弟的,4兄弟的都有啊,现在都没有了。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脚步加快,大多数围屋的居民都离开了这里。现在,留守围屋的百姓大约只有10余家。

    随着居民们的离去,围屋内的许多房屋开始变得破旧不堪,有些甚至已经倒塌。但是在众多房屋中,祠堂却依然显得庄严肃穆。

    赖吉生的大儿子赖祥区今年68岁,平时喜欢研究酿酒,他告诉我们,祠堂不仅见证了乌石围早年的人丁兴旺,也传承了客家百姓古朴的习俗。

    一般,这个地方过年是祭祖的,大年初一的时候,哪家添丁了,都要在这里喝喜酒,这里会放鞭炮,年年都是一样的,现在也是一样,还是老传统。所以这个祠堂保护得很好,外面房子可以倒得掉,但是这个祠堂不能倒掉的。

    如今,赖吉生和他的儿子以及长孙一家依然留守在乌石围内,平日冬天里,赖吉生的儿子和长孙一家喜欢酿些米酒,一年可以挣个23万元。亲人们劝他们去大城市里打拼,可是赖吉生觉得,这里才是家。

    人老了,就应该住原来的宅子陪着我,我的这些子孙们,他们都去做这个,做那个,都搬出去了,只有老大(大儿子)陪着我。

    在乌石围附近,还有另一处围屋--燕翼围。燕翼围是龙南县最高的围屋,外墙厚实坚固,如千仞陡壁。围屋的外墙上布满了火枪眼,东南西北四座炮阁交相呼应,形成无射击死角的火力网。

    它的高有15米,而且我们看到它的建筑材料在这个墙基一直到2米以上,都是大块的花岗石,非常坚固,上面的都是青砖砌成的。这和福建永定的土楼建筑材料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的围屋用的材料都是砖石,而福建永定他们用的都是黄泥土跟其他粘合物混合起来的。

    在燕翼围的外围,有着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洞口,如果只看它们的外形,我们几乎无法理解这些是做什么的。

    这个洞很多人不理解是干什么用的,当时中央二套拍《龙行天下》的时候,我们作为一个问题让红队、蓝队来答,结果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围屋里面的排污口,实际上不是的,它是一个传声筒,因为围屋墙高,墙厚,如果回来晚了,叫门是叫不开的,它直通房子的上面,也就是我们理解的值班室,我们在这喊一下,围屋里的人就知道有人回来了。

    燕翼围共分4层,每层有34个房间,各层有骑楼回环相通。卧室、仓库、过道、回廊、门窗、楼梯等多变而又统一,疏密有致、通风讲究、采光合理。

    由于布局科学、结构严谨,燕翼围具有很好的防御功能,可以说是打起仗来是碉堡、放下土炮是居家的多功能建筑,这也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聪明才智。

    虽然燕翼围的外墙都是用砖石砌成的,但是围屋内的一些墙面却是另有一番景象。

    我们的围屋一般都是用砖石砌成的,但是我们这座围屋有点特殊,因为我们客家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像我们身边这个墙,它是用这个红薯粉,做成一块块的砖一样,然后砌成的假墙。万一围屋被围困以后,断了粮食的时候,围内人就可以把这个红薯做的砖拿下来吃,这个墙大概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据赖建青介绍,燕翼围内现今还居住着约10多户人家,而在最鼎盛的时期,也就是清朝的康熙年间,围屋里大概住有三四百人。

    和乌石围和燕翼围不同,位于里仁镇的栗园围是当地的一座巨型围屋。栗园围始建于公元1501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占地面积45288平方米,是赣南规模最大的一座客家围屋。

    栗园围集纳了中国风水学的许多元素,围内房屋的排列走向均按照天干地支、阴阳八卦的布局建造而成,故有“八卦围”之美称。在一个名叫“梨树下”的区域内,一排奇怪的房子格外引人注目。

    赖建青介绍说,栗圆围不仅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人文景观,还留有可供后人观赏追思的历史遗物。

    从这些围屋建筑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客家围屋的自然风貌、历史变迁以及浓郁的客家文化。如果这些建筑能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修整,那么有一天,这里也许会再现当年的繁华与喧闹。

分集列表 (共686集)

土族人戴着面具表演传统的舞剧庄稼其。

(来源:新华社,摄影:侯德强)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