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土的泊头泥塑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泥塑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以粘土为原料,用手捏制成各种人物、动物等造型,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提起泥塑,人们大多会想起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其实,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河北泊头的泥塑也非常出彩。

    这个泥塑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泊头的泥娃娃能够远销到周围一百多里地,在我小的时候,现在六七十岁的人都记得,各村各户都有走街串巷的,在泊头运河边有一个专门的小市,就是他们一筐一筐的制出泥娃娃、泥鼻、泥哨,然后通过各种形式向外传。

    泊头泥塑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以民间传说、历史人物为创造题材,乡土气息非常浓重。

    品种也比较多,风格也比较独特,有模子做的、有捏的(接)。原材料比较方便,不需要什么工具,场地要求也不严格,所以人们随处可以制作泥塑,我在小的时候,村里好多小孩会刻球,会捏小泥鼻儿。

    在泊头泥塑史上,三痴斋泥塑影响巨大。在泊头当地,就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寺门村的娃娃,黄屯的鼻儿,范庄的簸箕儿,拿手要数三痴斋的小泥人儿。“三痴斋”创建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百年的继承发展造就了三痴斋泥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金保成从1972年起就开始从事泥塑创作,对三痴斋泥塑颇有研究。他说泥塑工艺从开始的选料,到最后完活儿,细分起来大概有40道工序。

    这几个屋是原料储备室、备料室,这是学院给准备的胶泥,必须是干的,这就是咱华北平原一米以下的普通胶泥、粘土,比较纯净点好。这个胶泥放在桶里,加上水后泡,干的胶泥泡软了,泡完的胶泥如果软的话,跟这种干土融在一块,这样为了保证软硬合适,将来容易加工。

    仅打造软硬合适的泥就已经很费工夫,而接下来的摔泥、砸泥更是个力气活。但是摔砸胶泥可不能想怎么来就怎么来,这里面大有学问。

    在摔砸的过程中,把泥中的气体给赶出来,不管制砖、制陶都有揉、摔、砸的过程。这个可以看出来,这个平面挺平,另外的比较粗糙,这个(没砸的)比较粗糙,捏起来总有疙瘩块儿什么的,各处软硬不均匀。再一个由于均匀将来捏成以后收缩一致不裂,没有砸的这里硬那里软,收缩以后容易裂,再一个有的还需要烧制,烧制的更需要泥活得均匀。

    有的时候还需要对摔砸好的胶泥进行揉搓,有点和面的意思。摔砸胶泥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工艺,但是这道工序却是捏制泥塑的基础,需要用心完成。

    原来泊头搞泥塑的说的,把这个泥搓成泥条,能够竖着不倒。比较软的好用。在弯的过程中,能够不裂缝,这是一个标准,实际上在捏的过程中有腻感,这种泥跟没有砸的那种泥,感觉是不一样的。

    备料工序完成后,就可以制作了。泊头泥塑乡土气息浓厚,一般用手工捏制,不要求复杂的外形,更主要的是追求神态的相似,甚至夸张。

    传统的风格是后面是平的,前面刻画出人物,如大泥娃娃,这是泊头泥塑的特征。不如泥人张那个细腻、仔细,比较夸张,刻画比较粗犷,比较夸张,这个泥塑的基本东西比较圆滑,没有角和棱。

    捏完以后,如果觉得外表单调,还可以雕刻上花纹,而且这些雕刻的工具也很简单,一把小刀、一个小棍,甚至是一个桃核。由于球体是对称图形,所以在泥球上雕刻的基本上都是比较对称的图案。

    泥塑的雕刻和石刻木刻不一样,它属于软雕刻,实际上它的工艺和剪纸的工艺有点相似,对称、和谐,球体好就好在对称和谐,(接)雕刻的时候关键握刀姿势要正确,刀的行进、插刀、收刀、行刀要有力度,要稳、准、狠。

    一个泥塑作品完成以后,就可以上色了。泊头泥塑色彩明快协调,原来都以红、绿、黑为主色,色彩的对比比较明显。节日里,人们用它来送至亲好友,来表达人们的豪爽和对朋友的祝福之情。现在,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泊头泥塑的色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红绿颜色,各种色彩都出现在泥塑作品上。

    上水粉色就可以,不过现在用的丙烯颜料,效果更好一些。这个色附着力比较强,上的色也比较鲜艳,不容易脱落。

    一件作品经过备料、捏制、上色等工序后,基本就成形了。如果没有经过烧制,需要将泥塑放在不容易接触潮气的地方,自然晾干。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的泊头泥塑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形象更加细腻、逼真,颜色更加丰富多彩。

    我想通过泊头泥塑民间艺人的共同努力,把泊头的泥塑更深地挖掘出来、发扬下去,弘扬民族文化。

    泊头泥塑艺人正用他们勤劳智慧的双手,挖掘泊头泥塑文化,传承手工捏制技法。在他们的努力下,泥塑这朵艺术之花将在泊头这片充满泥土芬芳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分集列表 (共687集)

土族人戴着面具表演传统的舞剧庄稼其。

(来源:新华社,摄影:侯德强)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