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象雄文化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藏历六月,是整个札达最美的季节。(日出的逐格,清晨的村落、牧区)

    偏远的白嘎村已进入秋分季节,人们正忙碌着收割,时代变化的脚步也改变了白嘎村日常劳作的设备,现在更多的百姓都用现代化的机器替代了传统的石磨和水磨糌粑。

    白嘎是半农半牧的村子,这里的生活是根据草场和庄稼的具体情况逐渐形成的一种折衷方式。到了秋收季节时村民们从山下的安居房搬到临时的放牧点,秋收放牧。

    村子里为了节省劳力,会把所有的牛羊集中到一起,由各户轮流放牧。

    在袅袅炊烟中普赤一家的生活开始了,一家人早晨的分工各不相同,普赤要生火煮茶,照顾老人。女儿白玛拉姆负责背水。

    家里的男人则需要点起代表吉祥的煨桑,煨桑仪式也是从象雄时期祭祀的一种方式几千年来演变到至今,这种仪式看似平常,其实有很多规矩,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要由家里的男性主人完成。普赤家的仪式就是由丈夫嘎玛旺堆来做。按照当地的说法,这样做一是为了对神灵的虔敬,二是让游荡的鬼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食物,以护佑自家一天的生活。

    (生火煮茶、背水、照顾老人的同期)

    简单地吃完早饭,白玛拉姆就要把自家的牛羊赶到约定的地方,交给当值的村民。这种在生活中逐渐推行起来的习俗,在这样的地方,显得再自然不过。

    但是,关于青藏高原游牧的记录,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岩画时期。

    岩画是在旧石器和新石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为工具,来描绘、记录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一种文化形式。

    从上个世纪在阿里北部发现的一些岩画来看,几千年前,游牧这种生活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了。

    更特别的是,岩画中的祭祀、放牧、农耕、牲畜等内容,在今天这里人们的生活中竟然依稀可辩。

    这些看似普通的石块,这些或深或浅的笔划,到底是大地留给我们借以追寻记忆的线索,还是今天这里生活的参照?(德吉捡拾牛粪、白玛提炼酥油同期)

    今天,即便是最传统的生活,也在工具的使用上有了太多的改变。可一代一代人们品味出的口感,在味觉中增加了变革的味道。

    近年来,在阿里地区发掘出土了旧、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等各种器具,这充分的证明了阿里的先民们在新、旧石器时代和陶器时代,就已经在这些地方活动。他们在此时,已经用石、陶碎片,制成各类粗陋工具,适应于各种用途。

    当然,和任何民族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先民,在漫长的生息繁衍中,也经受了自然界的各种洗礼,人们逐渐形成一些特定的观念去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原始的宗教活动--自然崇拜由此产生。西藏阿里地区每两年都会举行象雄文化旅游节,2013年是第五届,节日上不仅有优美动人的传统民间歌舞的表演和商贸洽谈,第五届象雄文化旅游节还特设了从象雄走来的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的知名学者、历史学家、考古研究者、摄影家等纷纷踏至此地为象雄而来,象雄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探讨的热门话题。

分集列表 (共687集)

土族人戴着面具表演传统的舞剧庄稼其。

(来源:新华社,摄影:侯德强)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