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之云冈石窟第二集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从文成帝开始,经献文帝、冯太后,到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皇家经营四十多年,完成了“昙曜五窟”等所有大窟大像的开凿。在这期间,王公大臣、各地官吏、善男信女也纷纷以个人、家族、邑社等形式参与石窟建设,官民一起成就了云冈石窟蔚为壮观的雕刻格局。

    然而,随着北魏的灭亡,云冈石窟似乎也卸下了昔日的辉煌,人们似乎在一夜之间忘记了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皇家庙堂,梵音晚唱之声再也没能越过雁门关的崇山峻岭。尽管后来历代都有修缮,但是在不断的战乱和风雨侵蚀下,云冈石窟还是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云冈石窟的破坏已经相当严重,大量雕刻因为雨水的常年冲刷而腐蚀殆尽,许多石窟内的雕像也已经荡然无存。

    但是在70年代出现了转机,1973915号,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参观了云冈,总理当即指示国家文物局,对云冈石窟的保护进行3年工程,通过这次保护解决了云冈石窟洞窟的稳定性问题,现在我们看到的洞窟基本上是这次保护完成的。

    云冈石窟衰老过,颓废过,然而却从来没有封闭过。今天,它依然威严地矗立在武州山南麓,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的重要形象资料,同时,也成为人们追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例证。编号第十六到第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早期开凿的五个石窟,也就是学者们习惯称为“昙曜五窟”的石窟。据说,昙曜为了取悦皇帝,传播佛教,把佛像和帝王合二为一。因此,石窟的格局选择了气势磅礴的大佛高像,主像形体高大,占据窟内主要位置。穹窿形窟顶,椭圆形的洞窟平面,一门一窗,外壁满雕千佛,这在石窟雕刻史上十分罕见。

    当时的僧人只拜佛不拜皇帝,经过太武帝的灭佛以后,当时的和尚就会想到如果想大力推动佛教的话必须有政治的这样一个支持,皇家的一个支持,于是就说呢拜皇帝就像拜当今的如来一样都是至高无上的。

    这个佛像呢也是北魏五位皇族的形象,所以北魏皇帝皇室对云冈石窟非常重视,认为这不光是在中华地区建造这种佛教圣地,因此把云冈石窟的建造当作建造自己皇家的家庙一样来进行大规模建设。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昙曜五窟”的主佛都在13米以上,身躯高大,气势雄伟,诠释了神权和皇权的至高无上。因此,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具有强烈的国家政治色彩,石窟充满皇家气息,主次分明。

    第十八窟是早期造像中内容最为丰富的洞窟,主佛高达15.5米,身材魁梧。他左手抚胸,右手下垂,尤其是身披一件千佛袈裟,上面刻满了形态统一的小佛像。这在国内外各种造像中极为罕见。大佛表情庄严、宁静,眼神中透露出智慧的神态。两旁的弟子神态各异,表情万千,笑容可掬,仿佛对佛祖的教会已经心领神会。

    从技法上看,早期的雕刻主要是采用大块大面雕刻。衣纹上刻引线,雕刻的长衫薄衣贴体,给人一种曹衣出水的感觉,这使大佛保持了完整统一的效果,给人以鲜明、准确、雄伟的印象。洞窟门拱上也开了很大的窗户,习惯称为“明窗”。它除了透光和透明的作用,也使朝拜者在外面就可以看到大佛的面容。

    第二十窟,由于前壁、顶部和西壁局部都已经崩塌,中间的释迦牟尼坐佛和东侧的立佛显露在外面,坐佛释迦牟尼成为著名的露天大佛。尽管大佛的腿部已经风化剥蚀,手部也已经残缺不全,但他那庄严宏伟的形象却依然吸引着来往的朝拜者和游客。

    露天大佛高13.7米,从他的面容特征和衣着来看,明显受到外来影响。大佛高起的肉髻,两耳垂肩,深目高鼻,两眉细长,蓄八字胡,嘴角微微上翘,这些异乎常人的特征渲染了佛教超自然的力量和神圣的气氛。

    坐佛斜披袈裟,袒露右肩,衣纹质地厚重,好像是毛质料;立佛穿的是通肩法衣,这都是当时中亚一带,也就是印度西部、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地区的造像特征。但是大佛那挺拔硕健的身躯和宽厚的肩膀又有当时中国北部鲜卑族拓跋氏游牧民族剽悍强大的身影。这种粗狂豪放的表现手法使造像充满活力。露天大佛以博大恢弘的气势和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

    他既有庄严,又有威猛,又有慈祥,又有和蔼,云冈石窟这个大像应该说是现在保存至今最好的雕刻,从世界角度讲也是最好的,不同的距离,不同的光线,不同的天气情况,你感觉是不一样的。从佛教和艺术角度讲这种雕刻艺术叫入法,看你入法不入法,很入法,这是重要的造像,可以看到很入法。

    昙曜五窟的开凿揭开了大规模营造云冈石窟的序幕。到公元五世纪末期,云冈石窟迎来了开凿的鼎盛时期,主要洞窟有十几个。一座座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的佛教殿堂,使云冈石窟成为东方的佛教圣地。

分集列表 (共687集)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