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皮影第一集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借虚事指点实事,托皮人渡化真人”……一百多年前,电影首次在中国出现,而在两千年前,一种类似于电影形式的中国最古老“电影”--皮影戏就开始在中国出现并一直流传至今。 

    皮影戏,顾名思义,就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故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从汉朝起,皮影戏开始在中国各地慢慢发展,但是因中国各地风习文化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不同流派的皮影,山西孝义皮影就是其中之一。

    孝义皮影不同于中国其它地区的皮影,它的唱腔叫“皮腔”,皮腔影戏是孝义土生土长的原生态剧种,作为专门用于皮影戏表演的“皮腔”,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演出时,有连台本戏、单本戏和折子戏,一本连台本戏要唱七八个晚上,甚至半个月。在过去那个没有太多娱乐的年代,皮影戏中那些侠客们豪气干云的传奇,才子佳人们回肠荡气的爱情,自然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那么风靡乡间的孝义皮影何时形成,又出自何处呢?这些疑问就像民歌无作者一样,成了谁也说不清的迷。关于孝义皮影的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卜子夏授业说”。

    春秋战国时候就有孔子的弟子叫卜子夏,卜子夏来到孝义,当时的孝义是魏国的都城,就是魏文侯所在地,卜子夏来了以后为魏文侯执教,就是当教师,为了把这个空洞的说教变成具体的好领会,所以卜子夏讲什么就制作一些图形图画然后亮出来,那时候就叫做“影乐”,从那时候孝义皮影逐渐就形成了。

    据记载,在1950年的时候,人们在孝义旧城西门外发现了一座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的古墓,墓中壁画人物均为侧身式皮影空实显影、实处着色的雕刻技艺,人们由此推断,孝义皮影在元代就已存在。

    元代的一座墓里面,八卦墓,周围画着8幅孝义自创皮影人物,据说有的是坐骑,有的人物,后来我也采访、访问过他们,他们说这个事情确实是存在,它的落款是元大德二年,王同月影,传家共守其职,意思是他们是世代相传的皮影艺人。

    孝义皮影戏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流派,一种是土生土长的皮腔纸窗影戏,表演内容仅有长篇传统剧目《封神榜32本》。《封神榜》中的皮腔影人造型凸显着黄土高原民俗文化的内涵,粗犷奔放、质朴古拙,但注意夸张变形、传神写意,人物通常大额头、蒜头鼻、头饰后倾,采用阴调、阳调等技法,繁而不乱、简而不疏,刀法犀利、色彩简练,显示了古老艺术的率真气质,颇具汉画像石的韵味。

    咱们孝义皮影,原来的造型,最古老的造型它是具象的,也就是说,他只是夸张变形了,他还没有戏剧化、脸谱化,后来像陕西的皮影已经发展到戏剧化、脸谱化。

    孝义皮影戏的另外一个流派,就是碗碗腔纱窗影戏。碗碗腔纱窗影戏的形成是孝义皮影广纳精华的结果。

    明末清初,随着陕西华县纱窗皮影流入孝义,孝义皮影艺术迎来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影人造型从“具象夸张”向“舞台化、脸谱化”转变;影戏题材由“娱神”到“娱人”、由“讲经”到“讲史”,因贴近生活实际而更受百姓欢迎;曲调唱腔由唢呐独奏的“皮腔”演变为二胡、锣鼓、铜碗等合奏的“碗碗腔”。

    孝义原有是皮腔,它是纸窗的,陕西的是纱窗,这样雕刻的皮影人也精细了。第二个是碗碗腔也非常好听,影戏故事也更多是老百姓非常喜闻乐见的,这样就吸收进皮腔里边,变成了孝义当地的皮碗腔,非常有特色,从而把孝义的皮影戏推进了一大步。到现在仍然可以说还是有相当的群众基础。 

    过节听不上碗碗腔,再好的酒肉也不香”、“开年看几眼纱窗戏,一年和老婆不生气”,这些有趣的说法至今还在孝义流传着。暮色四合,光影闪烁,灯火通明中劳作了一天的老老少少围坐在影窗之下,一个神奇的天地便展现在眼前,这是引领千军万马纵横驰骋的广袤疆场,也是皮影艺人弹拉说唱的一方舞台,台上的艺人们一边文作武打,一边道白唱词,台下的看客眼观出神入化的影人,耳听如泣如诉的说唱,品味一节节剧情起伏,比照一段段人生兴衰。

分集列表 (共687集)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