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平江路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江南古城苏州2500多年岁月光影留在了这条平江路上。清晨的阳光淡淡地洒在青石板上;河两边的绿柳、迎春花带着春天的色彩静静飘拂。这里又迎来新的一天。女人们沿着河岸洗衣做饭、老人们悠闲地垂钓、晒太阳、而小孩则在岁月磨砺的青石路上快乐奔跑。一幅幅宁静安详的画面构成了这里清静古朴的生活气息。

    在宋元时期,苏州就叫平江。因此,在老苏州人的心目中,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作为苏州古城的缩影,平江路占地只有0.4平方公里的区域,但这里却集中了城内最密集的河道、桥梁和水巷。从北端的华阳桥至南端的苑桥,共有十八座桥跨越,这些桥梁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碑刻《平江图》上大都能找到,至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胡相思桥就是其中一座。

    那么在这座桥的周边曾经发生过一个就是爱情的故事。就是一位小姐爱上了一个书生,那么为了这个书生去赡养他的母亲,然后最后两个人呢是双双殉情,这么一个比较凄美的爱情故事。所以大家也把这座称为“胡相思桥”。

    凄美的爱情渐渐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拱桥和长廊现在已经成为人们休息和游玩的场所。如果说桥是平江路的灵魂,古井则是它的眼睛。今天的平江路还能看到三口古井,其中一口叫做“百斛泉”,开凿于清光绪戊申年,井水依旧有人在用,这些“活着的”古井向人们展现着吴文化的清清文脉。

    在这个区域里,有世界文化遗产一处,有国家、省市控保护文物单位就是近百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它是比较好的保留一个传统的建筑风貌和城市格局。围绕这些城市格局和建筑风貌,我们在整个历史街区内,还有8000多户居民,他们也保持着原汁原味的苏州生活传统习俗。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曾生活于平江路两侧窄窄的小巷里。巷子之外,车水马龙;小巷之内,闹中取静,弥散着疏朗淡雅的生活气息。每走几步,便能听到悠扬的古琴声,赶得巧,还能听上一段弹唱。

    每天下午一点半,平江路的老居民们都会准时出现在张家巷的评弹博物馆。偌大的礼堂内,挤满了评弹迷们。一杯清茶、几样小吃,听上一段苏州评弹,这是多么惬意的江南市井生活。同样与评弹博物馆一同落户在小巷里的,还有中国昆曲博物馆。

    这个戏曲博物馆原址是一个全晋会馆,就山西商人来苏集资兴建的一个会馆。然后这个会馆里边它雕刻的有很多都是戏曲的人物,雕刻有木雕、砖雕都有,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戏曲博物馆选址就选在了这个晋商的会馆里边了。

    博物馆于200311月正式对外开放,原汁原味地向游客和戏迷展示昆曲文物和资料。其中,作为古人表演昆曲的移动小舞台--昆曲堂明灯担,被称为镇馆之宝。

    这个是晚清的保和堂的堂明灯担,这个堂明灯担主要的作用就是,旧时如果苏州人家要办喜事、过寿,大户人家就会请堂明班子到家中唱堂会,那班主会把这个拆卸下来变成一块块小木块、放在箱子里、挑到大户人家的客厅里、组装成这样,演员是坐在这里边自弹自唱的。所以我们就是堂明灯担里面所用的乐器啊什么,演员都会,应该都会自己会弹一两样,然后唱也是自己会唱曲,然后是客人主要就会坐在这边,吃吃饭、喝喝茶、听听曲。

    为了更好地保护昆曲这一古老的中国戏曲活化石,博物馆新建了演出戏台,昆曲名段表演也定期举行。

    我们是一条活着的历史街区。所以,我们的整个的生活的这种动态感和一种生活的一个延续性,就是我们说文化传承的这个特色,是我们比较鲜明的一个特色。所以就是在整个我们平江历史街区,包括平江路这个沿线呢,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蓬勃的一种生活文化,也看到了传统到现代的一个文化发展的脉络,那这些都是我们整个历史街区内比较具有特色的一个风情。

    与古城一起经历近千年沧桑的平江路,今天依然保持了旧时平静淡雅的面貌,小桥、流水、人家依然是这里永恒不变的模样。吴侬软语、水乡风情穿越时光、守望未来。

分集列表 (共687集)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