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咸亨酒店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98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0 意见反馈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没错,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咸亨酒店。到了咸亨酒店,有两样东西是必须买的,第一是黄酒,第二是茴香豆。

    记者:您好,麻烦两碗黄酒,一碗茴香豆,谢谢。

    服务员:好的,稍等一下啊。

    绍兴被誉为酒乡,这里是黄酒的正宗原产地。但和别处比,咸亨酒店的酒又显出一些不同。这里沽售的酒,色泽和香味更为浓郁,也显得更为醇厚,是用黄酒中的两个品种--香雪和善酿勾兑而成的。因为含糖量较高,所以酒味就显得没有那么浓郁,一般的人都能喝一整碗,也就是半斤左右。

    在绍兴,茴香豆是佐酒最佳的寻常小吃。价格不贵,却鲜香可口。据说一般节假日,这里每天得卖掉好几千斤的茴香豆,好几千斤的咸亨酒。

    我知道这个地方,因为我有在网上或书上看到关于绍兴黄酒的介绍。所以我知道了这个地方,也知道了这种著名的中国美酒。我也想试一下。

    接过服务员递过的黄酒,迫不及待的他站在柜台边一饮而尽。

    非常美味、非常好。

    当然,咸亨酒店不会只卖这两样。带有浓郁糟醉风味的美食:如绍兴糟鸡、糟鱼干、醉蟹、醉腰花、酱鸭,以及咸煮花生、油炸臭豆腐等都是绝好的“过酒坯”。这些绍兴菜以酒调味,以酒增香,散发着独特的绍兴风味。

    咸亨酒店的“咸亨”二字,取自《易经 坤卦》之《彖传》。咸亨酒店最早诞生于公元1894年,当时鲁迅的堂叔周仲翔从“含弘广大,品物咸亨”句中,取“咸亨”两字为店名,寓意酒店生意兴隆,万事亨通。可有时候,往往事与愿违。

    其实啊,咸亨酒店呢,是鲁迅的叔父在清光绪二十年创建的。可是呢,几年下来经营不善,就关张了。1981年啊,咸亨酒店重新建成开放。谁都没有想到,如今它已经成为整个绍兴最为火爆的酒店。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真正让咸亨酒店出名、并成为顾客盈门的中华老字号的,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孔乙己》。文中说,“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而穷酸潦倒的书生孔乙己,是其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1981年,为纪念大文豪鲁迅诞生100周年,尘封的咸亨酒店重新开业。酒店按照小说《孔乙己》的描述,门口是曲尺形的大柜台,柜台边摆着供短衫客休憩的长条桌子长条凳,靠墙是一溜叠起来的酒坛。柜台的边上,赊账的账本上用毛笔书写着:“孔乙己 欠十九文”。门口的空地上,则立着孔乙己的雕像:拖着长辫,穿着长衫,一旁搁着一盘茴香豆,一碗黄酒,让人眼前立刻浮现出他教孩子“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的滑稽模样。

    咸亨酒店的里进,是装潢精致的大开间,在炎炎烈日的中午,那里打着足足的冷气,还能品尝到与酒始终相伴的绍兴菜。在过去,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可如今,更多的人宁愿选择门口的长条板凳。细细品酒,细细吃豆。

    孔乙己是鲁迅刻画的最为生动传神的悲苦小人物形象之一,令人“可笑”的背后,隐藏着弱小者寂寞而痛苦的灵魂,勾起人们对那个冷漠、炎凉、混沌世界的回忆。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专门冲着孔乙己而来。他们喝着黄酒、嚼着茴香豆、品评着著作,在微醺中想象着,仿佛自己也成了小说场景中的一员。

分集列表 (共687集)

博物馆位于内罗毕市中心,是中东部非洲乃至全非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1910年由东非自然历史协会发起修建。除总部内罗毕展馆外,下设16个地区博物馆和几处历史遗迹陈列馆。

博物馆从肯尼亚的历史、民族风俗、装饰艺术等多个方面向游客展示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非洲向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之一,博物馆对人类起源、演变和进化的历史做出了详尽的描述。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设有介绍海洋生物、飞禽走兽的进化演变,肯尼亚国家地质变化等多方面的自然信息展出。

藏品展出各个时期的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的头盖骨为人类起源于非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考古厅内立有200万年前的巨象化石。石窟壁画展室中有一幅距今约2.9万年前的壁画。禽鸟馆的数十排玻璃柜内展出了900多种鸟类标本。另外,馆内还展出了数十件从肯尼亚海岸省出土的中国古代文物,包括青花瓷盘、瓷瓶和茶具,有的已经破碎,但是“大清嘉庆年制”“大清”和“长命富贵”等字依然可见。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