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第一庄丁氏庄园第三集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据丁氏后代介绍,丁家祖籍在遥远的广东。清康熙十年也就是公元1671年左右,丁姓第九代祖母刘氏率四个儿子从广东韶州府乳源县移居四川重庆府合川县二甲康沟。清雍正二年也就是公元1724年初,丁姓十代祖丁尚德率丁达全等四个儿子移居仪陇县新丰里现马鞍场的轿顶山下居住。

    我们呢,听老年人说,是湖广填四川,我们是广东省韶州府乳源县栗子湾,栗子湾是个小地名,我们是从那里搬来的,搬来以后,留在了几个地方,合川、重庆、南充,我们都住过了的。

    经过几代人财富的积累,到了清光绪三十二年也就是1906年,在丁邱南、丁邱玉的主持下,请来了马鞍一带有名的匠人,经过18年的建筑、装修,一座融川北民居风格与客家元素于一体的大型庄园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如今,在丁家大院的正大门上的房梁上,丁邱南、丁邱桢等四兄弟的名字依然清晰可见。丁氏后代介绍说,为了修建这座川北第一庄,丁氏四兄弟不仅花费了丁家大量的钱粮,有的还客死它乡。

    丁邱桢嘛,修那个二楼的檐,修不了,丁邱桢就跑到西充去请木匠,请木匠的时候,丁邱桢生病了,就死在西充,还是把木匠请来了,把这个檐做起了。因为我们仪陇县没有那些匠人,好多匠人都请了的,没有办法。就到西充去请。 

    丁氏家族修建丁家大院,对建材和工匠要求都极为苛刻,只要有一点瑕疵,他们会要求建筑工匠无条件的返工重修。在石料的选材上,丁家曾在建房时选了两处石料,但嫌石质太差,不得不放弃,后来又在屋右前方150米处选到坚硬细密的石料,裁成长8尺、宽1.5尺的条石,用土制绞车拉上来用于基脚。

    我就说这个房子,这个房子的石头是砌在这里的,是砌在这个弯里的,你看那个石头好长一根的,这个弯里还有这边,砌了好几块田。那个头上,是用板车搭成架子抬上来的,用过去那种大麻绳慢慢地拉上面的那个石头。

    除了房屋的基石用料考究以外,在房屋的墙体修建中,丁氏家族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规则,筑墙的墙板狮子头为1.2尺宽,每天筑墙只筑一板高,在筑好的墙上任意掏几个小洞,灌上水,第二天早上查看,以此来检验墙体修建是否合格。

    墙筑了过后,在筑了过后晚上就把墙挖个窝窝(小坑),窝窝(小坑)就装了一窝窝(小坑)水,装一碗水,如果这一碗水到明天早上没有漏完,这个墙就合格了。如果漏光了,就把这堵墙挖了,重新做第二遍。

    丁氏庄园墙体的选材也极为苛刻,据介绍,当时丁家选用的材料是本地最好的红色粘土,其中大量掺杂了河沙、古灰、瓦砾、柏木条、竹木条,并辅之以糯米浆、红糖水、桐油、鸡蛋清,以增加墙体粘性和硬度。在筑墙的过程中,由于墙体的厚度是从下到上依次减少,因此一种型号的筑墙板不可能完成整个墙体的修筑。

    因为(这个房子)有那么高,换了三副墙板才做上去的,底下这一板要做宽一点,做到中途,过了梁,就要薄一点,换了三副墙板才做上去。

    虽然丁氏庄园建成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庄园建筑至今依然保持完好,这与当时精湛的建筑工艺是分不开的。

    整个庄园由石、土、木三种原料构建成的。四合院的柱、檩、枋、椽等木材用料,均选自琳琅山的楠柏之木,内花园四周共有庭柱14根,直径均在0.5米以上,通高10米,比普通的大一倍,每根庭柱上都有木刻龙头,栩栩如生。整座庄园没有一钉一铆,全靠斗拱、大梁、立柱,纵横交错,相互连结,完整而坚固。在庄园内,大小窗户有七十来个,有圆形的、长方形的、六角形的,内堂12个外窗均是雕花窗格。十二道石门,不但都雕有花鸟图案,而且都做成了半月型拱门,每个石门均有对联,显得十分典雅。整个庄园呈现出更多的川北民居风格,并不是想象中的客家人那种圆形建筑群落。

    我们老家的房子,听我们的爷爷奶奶讲,我们那里的房子当时都是圆楼那种形式,后来搬到这里过后,迁徙到这里来,现在等于就是和四川川北的民居融合了一下,现在是带圆形也带方形,还是土楼的形式,揉合了当地的建筑风格。

    然而,丁氏庄园还是沿袭了客家建筑中的众多元素,比如防御性、独立性等特点。

    这个客家建筑主要是体现了客家人的自强不息、自耕自足的客家精神。

    如今,在仪陇马鞍镇,还分布着众多的客家人,丁氏后代至今还能用客家话进行交流。丁氏庄园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将被打造成客家民俗博物馆,以展现客家民俗文化,同时,引进客家民俗表演,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客家的民俗民风。

分集列表 (共687集)

土族人戴着面具表演传统的舞剧庄稼其。

(来源:新华社,摄影:侯德强)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