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韩城行鼓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令旗挥舞、鼓阵排开,百余个头裹红布、身着虎头战衣的汉子,酣畅淋漓地击打着鼓皮、舞动着身躯,刚劲强烈的鼓点似黄河咆哮,粗犷洒脱的舞姿如龙腾虎跃。这,就是豪迈奔放、气势恢宏的陕西韩城行鼓。 

    行鼓,顾名思义,就是“行进中打鼓”,又因表演时将鼓挎在腰间,被当地人称为“挎鼓子”。拥有800多年历史的韩城行鼓,最初是作为军乐用于战场上鼓舞士气、欢庆胜利。而现在,在逢年过节、娶妻嫁女、孩子满月、老人祝寿等重要场合,都能听到激昂的锣鼓声,因为行鼓所表达的不仅是欢乐的气氛,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行鼓)特点就是凶猛,远远看见就是蛮和野的这种形式,气势好。因为咱这陕西人就是靠近黄河,好像体现了人的黄河汉子、黄河的这种形式。目前开发的鼓点有二十几种,现在着重注册的门类分工里边主要五鼓点,《打秧歌》它反映庆丰收、反映喜庆的场面,下来就是《老虎下山》、《老虎磨牙》等等。 

    韩城的老艺人用鼓、锣、钹等乐器将这种最初的军鼓乐演绎至今,其鼓点有20余种,典型鼓谱也有十多种,每一曲都有胜利军乐的强劲和欢腾。 

    近年来,随着将花杆队引入表演,韩城行鼓的慷慨中又多了几分俏皮和柔美。鼓阵周围,数十位身着绿衣的姑娘,手执红色绸缎扎成的花杆,随着鼓点舞动跳跃,花杆上的铜铃随节奏发出清脆的声响,与鼓声相得益彰。 

    行鼓的难点就是不像其他鼓一样打单槌,行鼓的难点是打花槌,你像这一拍下去打三槌,这就是难点。其他的鼓点像山西那种,嗵、嗵、嗵、嗵这种打法,但是咱的行鼓不一样,一拍下去就是叨叨叨、叨叨叨。

    打了一辈子行鼓的程勤祥,一拿起鼓槌就有使不完的劲儿,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神情也变得喜庆起来。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放不下行鼓,除了亲自上阵演出,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传授行鼓技艺上。只要有学艺者,他便愿意倾囊相授,传承行鼓艺术。 

    我小小的时候就由爷爷带着到村子打,就学鼓,现在家里边儿子、儿媳、孙子都会打行鼓。周围各村、各县邻村、外省的、部队机关学校的都有(去教的),教过的有4000多人,就是我直接教过的有4000多人。

    45岁的张勇是韩城行鼓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远近闻名的“鼓王”。他和韩城市民间艺术团的十多位行鼓艺人组成了教练团队,执教范围已由韩城,逐渐扩大到甘肃、青海、云南多地。行鼓传承人积极开拓市场,有了更多的展示平台,正在不断地把这项技艺传给更多的人。 

    我们组织了十几个人的教练团队,我们这个团队也在韩城市、在云南、贵州、还有新疆、山西好多地方培训了好多行鼓团队的好队员。

    据介绍,韩城市北塬地区几乎村村都有鼓队,2008年,韩城行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四五十支人数上百的行鼓队伍倍受鼓舞,通过锣鼓大赛、文娱表演活动等,韩城行鼓逐渐闯出了自己的品牌。 

分集列表 (共687集)

土族人戴着面具表演传统的舞剧庄稼其。

(来源:新华社,摄影:侯德强)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