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赫尔辛基大马哈鱼拖钓比赛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38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意见反馈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芬兰位于波罗的海沿岸,丰富的鱼类资源为垂钓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钓鱼是芬兰人十分酷爱的娱乐休闲活动。每年夏季,芬兰都要举行各种钓鱼比赛,其中在首都赫尔辛基附近海域举行的大马哈鱼拖钓比赛最引人注目。

    赫尔辛基大马哈鱼拖钓比赛由芬兰湾拖钓者协会主办,芬兰全国1864岁持有钓鱼许可证的拖钓爱好者都可以报名参赛。

    比赛当天,一艘艘漂亮的拖钓艇游戈在海面上,每艘游艇上有两三名选手,一人负责驾船,其他人负责照看插在艇上的海竿。许多参赛选手在午夜零点就驾驶着拖钓艇驶向大海拖钓大马哈鱼。组委会专门派出巡逻快艇在海上巡视,工作人员对参赛的拖钓艇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同时也为了确保海上航行安全,使比赛顺利进行。

    由于比赛规则不限制参赛选手使用的海竿数量,所以几乎每艘拖钓艇上都插着10多根拖钓海竿,所有竿头都拖着钓线朝着船尾的方向弯向水中,形成威风凛凛的阵势。通常钓鱼艇上装备有钓杆支架、滑轮、捕网、饵料盒、储鱼箱、鱼群追踪器等装置。有经验的赛手会根据水流、水深和水温调整钓线长度和航行速度,使假鱼钓饵模仿活鱼不停地游动,以假乱真,诱鱼上钩。还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参赛选手用大马哈鱼最喜欢吃的小鱼做诱饵,成功地钓上大马哈鱼。

    比赛结束时,参赛拖钓艇陆续返航回到码头。选手们将装着大马哈鱼的恒温箱送到组委会参加评选,等待最终的评选结果。

    大马哈鱼是世界名贵鱼类之一,也叫三文鱼。大马哈鱼体大肥壮,鳞小刺少,肉色橙红,肉质细嫩鲜美,既可直接生食,加工成生鱼片作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享用,又能烹制菜肴,还可熏制或加工成罐头,深受芬兰人的喜爱。

分集列表 (共399集)

博物馆位于内罗毕市中心,是中东部非洲乃至全非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1910年由东非自然历史协会发起修建。除总部内罗毕展馆外,下设16个地区博物馆和几处历史遗迹陈列馆。

博物馆从肯尼亚的历史、民族风俗、装饰艺术等多个方面向游客展示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非洲向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之一,博物馆对人类起源、演变和进化的历史做出了详尽的描述。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设有介绍海洋生物、飞禽走兽的进化演变,肯尼亚国家地质变化等多方面的自然信息展出。

藏品展出各个时期的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的头盖骨为人类起源于非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考古厅内立有200万年前的巨象化石。石窟壁画展室中有一幅距今约2.9万年前的壁画。禽鸟馆的数十排玻璃柜内展出了900多种鸟类标本。另外,馆内还展出了数十件从肯尼亚海岸省出土的中国古代文物,包括青花瓷盘、瓷瓶和茶具,有的已经破碎,但是“大清嘉庆年制”“大清”和“长命富贵”等字依然可见。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