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柏林战争胜利纪念柱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165
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 0
0 意见反馈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1864年,为庆祝对丹麦战争的胜利,普鲁士人决定修建胜利纪念柱。1866年,普鲁士战胜奥地利;1871年,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1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正式登基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建立。187392日,这座高达67米的战争胜利纪念碑终于落成了。

    接二连三的战争胜利和欧洲第一大国的建立显然让德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膨胀到了极点。设计师不仅在胜利纪念柱底座的以浮雕的形式再现了三场战争的胜利,还将缴获的敌军大炮炮筒镶嵌在柱身上以作点缀。此外,设计师在胜利柱顶端增加了一个高8.3米、重35吨的胜利女神雕像。胜利女神雕像右手持花环,左手握权杖,权杖的花环内是象征胜利的铁十字勋章。胜利女神雕像像和敌军大炮都镀成金色以彰显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威严。

    说到德意志第二帝国,不能不提的是帝国的首任宰相--俾斯麦。他致力于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来实施他的铁血政策,却在德国统一后,致力于国内发展,不再希望有对外战争。遗憾的是,俾斯麦的政治智慧没有被后来者继承,而他的铁血政策却当权者利用,使得德国滑向军国主义。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为德国乃至全世界都来了巨大的灾难。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最强杀伤力武器,接二连三投向战场--从天空到海洋,从山川田野到繁华都市。战火吞噬了千万计人的生命,摧毁了城市。1945年的柏林不再有一战时的好运气,盟军的轰炸机和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让这座700多年的古城满目疮痍。

    二战结束后,苏美英法迅速将这个城市撕成四份。法德的世仇、苏德的恩怨以及反法西斯的道德正义感驱动着这些占领者们重塑了柏林的战争记忆。法国人将胜利纪念柱视为眼中刺,在炸毁胜利柱的计划遭到美英反对失败后,他们除掉了胜利柱上显示普鲁士战争胜利的浮雕。这些浮雕知道1987年才部分归还德国,其余的部分依旧留在法国。

分集列表 (共399集)

博物馆位于内罗毕市中心,是中东部非洲乃至全非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1910年由东非自然历史协会发起修建。除总部内罗毕展馆外,下设16个地区博物馆和几处历史遗迹陈列馆。

博物馆从肯尼亚的历史、民族风俗、装饰艺术等多个方面向游客展示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非洲向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之一,博物馆对人类起源、演变和进化的历史做出了详尽的描述。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设有介绍海洋生物、飞禽走兽的进化演变,肯尼亚国家地质变化等多方面的自然信息展出。

藏品展出各个时期的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的头盖骨为人类起源于非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考古厅内立有200万年前的巨象化石。石窟壁画展室中有一幅距今约2.9万年前的壁画。禽鸟馆的数十排玻璃柜内展出了900多种鸟类标本。另外,馆内还展出了数十件从肯尼亚海岸省出土的中国古代文物,包括青花瓷盘、瓷瓶和茶具,有的已经破碎,但是“大清嘉庆年制”“大清”和“长命富贵”等字依然可见。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