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his is a modal window.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这种植物你认识吗?
它的地表部分和人参很像,不过如果将它连根拔起,就又会发现它与人参的不同:人参根状茎一般呈圆柱形或纺锤形,短且直立,下面稍有分枝,并带有细须;而它的根状茎肉质块头较大,酷似生姜。这种上身像人参,下身像生姜的植物叫作姜状三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人参同为五加科人参属,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姜状三七虽然名头不如三七响亮,但其药用价值却丝毫不逊色。
它性味甘、微苦,温,入肺、肝、脾三经,其根茎主要含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具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之功效,入药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虚痨咳嗽、外伤出血等。
同时,它还是一味养血补血的良药,不仅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而且对血液循环和造血系统具有明显的作用,能促进各类造血干细胞的分裂生长和数目的增加。
另外,它在扩张血管、减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增加营养性心肌血流量的同时,还能降低动脉压,略减心率,使心脏工作量减低,从而明显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可治疗心肌缺血、心绞痛及休克等疾病。
除了作为药材,姜状三七也是我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
在姜状三七的重要产地云南文山,有一道非常有名的药膳,叫作“三七炖鸡”。活血养血、强身健体的姜状三七,配上甘平偏温,滋养补虚的鸡肉,即可寓医于食,使姜状三七变成一种食物,同时将鸡肉赋予了药用价值,药借食力,食助药威,形成兼有药物和食疗功效的营养美味的特殊膳食。
博物馆位于内罗毕市中心,是中东部非洲乃至全非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1910年由东非自然历史协会发起修建。除总部内罗毕展馆外,下设16个地区博物馆和几处历史遗迹陈列馆。
博物馆从肯尼亚的历史、民族风俗、装饰艺术等多个方面向游客展示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非洲向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之一,博物馆对人类起源、演变和进化的历史做出了详尽的描述。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设有介绍海洋生物、飞禽走兽的进化演变,肯尼亚国家地质变化等多方面的自然信息展出。
藏品展出各个时期的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的头盖骨为人类起源于非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考古厅内立有200万年前的巨象化石。石窟壁画展室中有一幅距今约2.9万年前的壁画。禽鸟馆的数十排玻璃柜内展出了900多种鸟类标本。另外,馆内还展出了数十件从肯尼亚海岸省出土的中国古代文物,包括青花瓷盘、瓷瓶和茶具,有的已经破碎,但是“大清嘉庆年制”“大清”和“长命富贵”等字依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