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趣话之三

最后更新 2021-03-12
浏览 181
最后更新 2021-03-12
浏览 161
0 意见反馈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叶子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光合作用,但也有些植物的叶子“改了行”。叶子“改行”,这是说它不进行光合作用了。

    有的本身变为肉质、白色,无叶绿素。如百合鳞茎上的鳞叶,它的主要功能是储藏营养,供植物来年春天生发新苗所用。这种有鳞茎的植物不少,如山丹花、贝母等。

    有些水生植物常年在水面下生活,它们的叶子为适应水流压力的变化成了丝状。比如,水毛茛的叶子有两种样子,沉浸水中的叶片裂成丝状;伸在水面上的叶子,则和陆生植物的叶子相似,有很宽的裂片。由此可见,叶形受环境影响极为明显。

    有的植物的叶子上表面能够开花结果,这些花朵和果实就像从叶面生出来的一样,十分奇异。据植物学家研究,这种情况是由于叶腋有一根花序,花序的柄与叶片的中脉愈合到一起的缘故,所以花就与叶片中部长在了一起。这种叶子极富观赏价值,此种植物叫青荚叶,属于山茱萸科。

    植物的繁殖多靠种子,也有植物靠叶子无性繁殖,景天科植物落地生根即是一例。它的叶为肉质,边缘有齿牙,齿牙缝处天然生出小苗,每齿处一个苗,每苗有一两个小叶子,到一定时候小苗就脱落下来,在地上生根长成新个体,落地生根之名由此而来。

    也有叶子本身能生根长出个体的,如秋海棠,将其一片叶子平放在湿润的细沙上,它可以生出根来伸向沙子深处,最终长成新个体。



分集列表 (共89集)

博物馆位于内罗毕市中心,是中东部非洲乃至全非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1910年由东非自然历史协会发起修建。除总部内罗毕展馆外,下设16个地区博物馆和几处历史遗迹陈列馆。

博物馆从肯尼亚的历史、民族风俗、装饰艺术等多个方面向游客展示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非洲向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之一,博物馆对人类起源、演变和进化的历史做出了详尽的描述。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设有介绍海洋生物、飞禽走兽的进化演变,肯尼亚国家地质变化等多方面的自然信息展出。

藏品展出各个时期的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的头盖骨为人类起源于非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考古厅内立有200万年前的巨象化石。石窟壁画展室中有一幅距今约2.9万年前的壁画。禽鸟馆的数十排玻璃柜内展出了900多种鸟类标本。另外,馆内还展出了数十件从肯尼亚海岸省出土的中国古代文物,包括青花瓷盘、瓷瓶和茶具,有的已经破碎,但是“大清嘉庆年制”“大清”和“长命富贵”等字依然可见。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