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若干思考(三)

主讲人 李治安

李治安

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社科重点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边疆民族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会历史组成员,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天津市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研究方向为元史、政治制度史。
最后更新 2021-12-28
浏览 4
最后更新 2021-12-28
浏览 4
意见反馈

      政治搞大一统在我们中国的国情下,基本是应该肯定的,文化搞大一统是个问题。但是实际上也统不起来,后来玄学,包括后来的佛教、道教兴起以后,就不是独尊儒术了。

      就是我们讲的第三个高潮三教混存了。我们首先应该讲的是佛教传入,这个应该是中国古代域外文化唯一一次大规模的传入。我最后还要讲,最后讲我们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等去局限的时候要讲。应该说中国在这方面是有些不利条件的,域外给我们的影响相对少,出大于入,我们向外输出的多,受外面影响不是太多。佛教传入以后首先是刺激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因为道教真正成为宗教实际上是在东汉以后,我的一个观点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当中有点抗衡人家佛教的意思,中国原本土的宗教。当然有些人认为儒学也是一种宗教,多数人还不这样认为。而且这三教在冲突中间逐渐地混存合流。首先是佛教的中国化,而中国化以后又刺激和丰富了儒学和道教的更新和发展。儒学和道教的更新发展在唐宋两代是非常明显的,造就了一些出入三教的一批文士。乃至于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我们南方不多见,北方我去了几个地方都见到这样的。民间三教同庙共祀,进一个庙门里边,既主供如来佛,一面又是玉皇大帝,这边又有孔子。关圣人就更多了,很多寺院里头都有关老爷,所以这也是三教合流。当然起初抵触很厉害,三次重大灭佛搞得很厉害,韩愈上《谏迎佛骨疏》,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事件。三教混存。

      第四个高潮还是真正可以和百家争鸣相媲美的一个高潮,这个就是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在吸收,首先是吸收佛教很多哲理的东西,也吸收道教的很多东西,很多哲学营养改造升华,就追求这种格物穷理。因为我们看看孔孟的东西没有太多哲学的东西,只有到理学这个层面,宋明理学这个时期,我们讲朱熹也好,陆九渊也好,有的人把朱熹比作中国的黑格尔,可以看出他们这个哲学的思维开始大大完善了,而这些东西都离不开佛教和道教的营养。所以文化互相冲击,互相交融,是非常有必要的。独尊儒一种东西,搞大一统,可能这个东西最后就退化了。从儒学的发展可以看到,最后宋明理学之所以能发展到可以真正的和百家争鸣相媲美的一个高潮,就是因为受到了佛教、道教外来的刺激和它自己本身的一种反吸收。

      夷夏东西融汇和两个南北朝的对峙整合,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写了三篇文章来写这个问题了,所以我给大家汇报,因为不管怎么样这是我们南开学者在这点上的一个声音。因为关于在文化上,我们现在在文化上、民族上都承认中国的华夏夷狄共生并存,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个是2000年来乃至5000年来的总的一个轨迹。但是在民族关系上、民族文化交融方面,由于中国地域太大了,而且东西南北地域差异也比较大。我们长城以北是草原,西边也是农耕为次、游牧为主的青藏高原,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才是农耕地带。所以这个民族关系乃至经济的社会关系往往和地域加在一块儿。1934年,傅斯年先生,这也是了不得的学者,是北大文科研究所的所长,也是中研院史语所的所长,号称傅大炮,当时炮轰孔宋这是有了名的,蒋介石都惧怕他三分。郑天挺当时跟他是搭档,郑天挺当时是文科研究所包括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副所长,傅先生是正所长,他们俩人搭档几十年,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的时代应该是非常了不得的时代,像陈寅恪、赵元任这些当时都聚在傅先生和郑先生麾下,都是他们研究所的研究员。所以傅斯年先生在1934年写了一篇重要的文章《夷夏东西说》,他首次提出“夷与商属于东系,夏与周属于西系”,这两系“因对峙而生争斗”,“因混合而文化进展”,这是先秦时期的事,社会主脉搏。他在1934年还提出一点,东汉以后主要是南北关系,但是老先生提出这个论点以后,尤其是东汉以后南北关系,80年来没有人写这方面的文章。我是有点狗尾续貂了,因为说起来我算是傅先生的再传了,因为我的老师是傅先生当时非常喜欢的一个弟子杨志玖先生,他们都是山东人,他们关系非常好。

      这个我写了两篇文章,合起来三篇了,就讲东汉以后。我就提出来一个观点,第一个南北朝导致了魏晋南朝政治经济文化模式和北朝唐前期模式300多年的并行或者交错发展,到中唐以后二者整合一体继续向前发展。而这个整合一体几乎和我刚才提到的唐宋变革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呢?我们现在大家在历史课本上都可以看到,一说盛唐就是三大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三大制度。实际上根据我的研究,三大制度是落后的制度,是北朝的制度,是延续秦汉耕战体制的那个制度;中唐以后整合的南朝方面的一些制度,大土地私有、商业发展这些东西是比较先进的制度。这个观点实际上陈寅恪原来最早提出来了。武汉大学的副校长,也是历史系的老主任唐长孺先生,也是我们建国以后最有成就的中国古代史学家,这是海外学者承认的,因为他在隋唐史和魏晋南朝史方面是有开拓之功的,尤其在东方吐鲁番学方面,我们现在讲丝绸之路,东方吐鲁番学他的功劳非常大。他提出了南朝化的问题,他说隋唐有南朝化的问题,实际上我个人的意见,南朝化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和唐宋变革画等号。因为我们东晋以后南动,我们中华的主要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了,我们的士大夫的精华包括我们北方的很多大的家族都南移了,汉人的很多家族都南移了,中原出现五胡乱华了,所以文化和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逐渐的转到东南一线了。当然这时候转到整个江南还有待(讨论),起码转到东南和江汉一线了。

      还有我提出了第二个南北朝,第二个南北朝就是辽、金、元和两宋的对峙了。这个也造成了唐后期两宋政治文化模式与辽、金、元以及明前期模式600多年的并行、交错,一直到明中叶以后两种模式才整合成一体,回归到唐宋变革的轨道又重新发展。在这一点上,我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我们都说忽必烈是野蛮民族征服江南,但是忽必烈由于很偶然的原因对江南基本上是没怎么触动,江南南宋那一套大土地以及海外贸易都没怎么触动;反倒是朱元璋把江南祸害得非常厉害,使江南又倒退了将近100年。因为搞海禁就从朱元璋开始的,元朝时候没有什么海禁,跟南宋一样海外贸易是大发展的,是最辉煌的时期。所以在这一点上,当然也有他们各自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但是不管怎么样,从长时段来讲,就是明前期的那段历史,从社会经济上来说都有一些倒退。到“一条鞭法”以后又转回来才逐步进步的,但“一条鞭法”的时候已经是万历年间了,已经到明后期了。所以我们讲,这也不全是朱元璋的责任,主要还是北方民族的一些惯性、一些社会关系造成的。再有朱元璋他有些劫富济贫的心理,他对江南的富户特别仇视造成的,这有些偶然原因。但是不管怎么样,这笔账还是应该说清楚,谁的功就是功,谁的过就是过。朱元璋在惩贪官乃至恢复中华方面,重新使明朝统一,驱除胡虏这方面是有功劳的,但是在社会经济方面他的一些政策我是不敢恭维。

      我们农耕文明和周边的少数民族的游牧文明实际上构成了我们中国古代长期发展的两大文明的基本因素,就是中国的民族关系和经济关系,应该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主线。我们不能一讲唯物主义就讲经济社会,经济社会是基础,但是中国的国情就是有这么多少数民族,尤其是长城一线以北的那些游牧民族,时不时他就要下来。一开始是西边的乃至东面的少数民族往中间这边过来,傅斯年说的“夷夏东西说”,后来是漠北的往南边走,乃至吐蕃当时唐朝的时候有一段把长安都占了,少数民族我们也不能不允许人家,连朱元璋都承认胡汉轮流坐天下,因为它就是这个格局。欧洲也如此,欧洲也照样蛮族征服,日尔曼南下造成中世纪。好在我们主要是有个江南,有个回旋余地,我们的文明没有中断很大程度上是江南的功劳,长江流域只是蒙古人和清人占领的,其他少数民族没占领,所以我们的中华民族文明包括我们的先进的东西才没有中断。像欧洲的中世纪就中断了,希腊、罗马文明中断了,就蛮族入侵以后就中断了。所以在这一点上,这是我们的国情,我们应该是承认的。

      但是我们观察历史的时候还得注意地域关系,傅斯年讲东西关系,我这三篇文章讲的南北关系,这个还是需要从历史上予以重视的,因为那两个主线往往是由南北这两个板块来承载的。我后来捣清楚这个关系是承载关系,但主线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主线作用不能替代,但是这两个板块是承载的,和主线是揉到一块儿的,它承载着那两个主线,这样有些问题就好解释了。这是我汇报的第五个问题。

      第六个问题(是)东亚大陆文明与丝路远程交往。东亚大陆文明我们知道起码有三个主要的文明了,巴比伦文明、印度次大陆文明、中国等文明。我们中国的文明,应该说东亚文明,起码是第一个是汉字文化圈、儒学的传播,这个我们可以看到东亚文明的特征;再一个就是从文明结构上来说,东亚文明分成两大基本的板块,一个是北部和西部的一个游牧,再一个是南部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的农耕,这是东亚文明;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在地理环境上形成了自成单元及其和其他主要文明相对隔离的一个地理的局限。我们这一点上不如希腊、罗马、埃及,因为人家一个地中海来回互相影响、互相辐射,那个是很容易的,都在地中海沿岸,乃至印度文明离他们也不远。离我们最近的还是一个印度文明,还隔着个喜马拉雅山,到二战的时候驼峰飞机经过还死了那么多人,唐僧取经还得绕道克什米尔这样走,非常艰难的。所以这是我们中国为什么有自己的一套规律,这是我们的基本地理环境,这个我们不能改变。

    分集列表 (共5集)

    课程简介

    来自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李治安教授从七个方面对本课程作了讲解。前六个问题是讲六个观察古代文明的层面,第七个问题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四项特征及对其的理性认知。

    第一个问题是古史发展三阶段与“唐宋变革”。李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古史自成体系的三个阶段:先秦、战国到中唐、中唐到明清,土地制度与赋役制度在这三个阶段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然后介绍了“唐宋变革”的具体表现,如土地私有和租佃制、商业市民化、科举制产生、贵族法权退化以及理学的兴起。

    第二个问题是社会支配势力的变化。李教授分别具体论述了先秦时期、秦汉魏晋时期和唐宋以后三个阶段里,社会支配势力从贵族领主到豪民和世族再到士大夫和富民的转变。

    第三个问题是皇权大统一与东方专制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李教授主要讲到,皇权大统一以商鞅变法二十等军功爵和编民耕战的体制为先导,以君主官僚制、郡县制为基础,以父权宗法、孝道纲常为精神纽带。且皇权大统一建立以来,独裁专制总体上是常态和趋势,同时,皇权崇拜和打倒皇帝做皇帝的观念并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

    第四个问题是思想文化的四次高潮。李教授分别从百家争鸣、独尊儒术、三教混存和宋明理学这四次高潮具体分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史。

    第五个问题是夷夏东西融汇与两个南北朝的对峙整合。李教授指出,中国的华夏夷狄共生并存,多民族多文化间冲突与交融频繁,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这已经得到了史学界的共识。关于融汇的过程,傅斯年教授提出了“夷夏东西说”,李教授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南北朝”的说法,地域板块两个南北朝的对峙整合,承载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民族交融的历史发展主线。

    第六个问题是东亚大陆文明与丝路远程交往。李教授主要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大陆文明的特征和古代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两方面做了介绍。

    第七个问题是古代文明的四项特征及理性认知。李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四个特征:族群和地域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大一统王权主义与周期性兴衰动乱、文官政治高度发达、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然后谈到现在人们对待传统文化时,应该保持理性认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在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壮大中华文化的本体,使我们的中华文化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源头。

    (视频拍摄于2014年)

    相关知识点

    在这座见证陆游和唐琬悲欢离合的爱情名园,每天晚上都会上演一场陆游与唐琬的故事,而婉转清丽的越剧,则常常引得观看的游人潸然泪下、唏嘘不已。

    陈俊红是一位专业的越剧演员,她扮演的就是那个常常惹得观众唏嘘的女主角——唐琬。每天夜幕降临之后,她便会打着背包,来到沈园戏台的后台,梳妆打扮,静静地等候上台。

    绍兴是越剧的故乡。这里几乎每一天都能接受到越剧的熏陶,而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哼上几句。对于陈俊红而言,越剧已经融入她的血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越剧仅次于京剧,是中国的第二大剧种。这个拥有百余年历史的传统戏剧最早发源于浙江绍兴的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随后流传于世界。在发展过程中,越剧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并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不同于京剧的铿锵,秦腔的高亢,评剧的单板和昆曲的繁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兼具表演;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尤其其唯美清丽的扮相,以及“才子佳人”的题材,成为吸引老少的“独门必杀技”。

    我的老家就是在(绍兴)嵊州附近的。小时候,村子里就会有一些戏团来演出。我觉得非常的漂亮。后来在上小学的时候,有绍兴艺术学校的老师到我们学校来招生,我就去报考了他们学校,然后就上了他们的越剧表演班,然后一直从事这个工作到现在。

    由于扮相俊美,唱腔婉转,越剧在国外有“中国歌剧”的美誉。上个世纪,以越剧的腔调为主旋律创作的小提琴曲《梁祝》在国际上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并被西方誉为“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在最鼎盛时期,除了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广大南方地区流行外,越剧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区也拥有不少忠实的听众。

    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文化生活的多样,除了越剧的发祥地绍兴,在其他地方,喜欢越剧和从事越剧的人越来越少。不断探索新的越剧表演形式将成为像和陆俊红一样众多越剧爱好者们的任务。但是不管怎样,在绍兴沈园,你都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原汁原味的越剧。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