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出现对于社会支配势力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主讲人 李治安

李治安

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社科重点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边疆民族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会历史组成员,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天津市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研究方向为元史、政治制度史。

最后更新 2022-09-05
浏览 4
最后更新 2022-09-05
浏览 4
意见反馈
主讲人 李治安
南开大学

    中唐以后的支配势力是士大夫和富民,因为这时候有了科举了。实际上这种士大夫跟过去的世族就不太一样了,过去的世族都是家族形态,门第很高,世代的子弟都是世族,中正给他品评的时候他就很高,他就是高门,就是膏粱,那些低寒的永远都是低寒的。但科举以后可不一样了,这科举还是比较先进的。科举它就是以你一人的科考的功名等级来定你的地位,这个比九品中正制那种品评,那种世族之需,士、寒的那种分野也是有了很多进步性了,这个贫寒之家也可以上升,凭自己个人的本事上升。所以它是以科举为核心,以追逐功名为目标。还有一个,与地产的频繁转移相适应。因为这时候土地私有,我刚才讲了不抑兼并了,土地私有合法化了。因为过去在中唐以前,地主、田主的说法很少,叫什么呢?叫兼并之家,也就是地主还不合法,田主也不合法。因为根据国家的授田制,你每户只能有100亩,超过100亩都是逾制的,但是这时候就无所谓了,放开了。知识成为获取公民和做官致富的台阶,这时候的士大夫根本就不一样。所以唐太宗才说“英雄尽入吾毂中”,这个“毂”就是科举制,天下的读书人都进入我这个圈套了,都在读书、读经、科举路上蹦阶级,都得效忠于我皇帝,都得为王朝服务。

同主题知识点(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若干思考

在这座见证陆游和唐琬悲欢离合的爱情名园,每天晚上都会上演一场陆游与唐琬的故事,而婉转清丽的越剧,则常常引得观看的游人潸然泪下、唏嘘不已。

陈俊红是一位专业的越剧演员,她扮演的就是那个常常惹得观众唏嘘的女主角——唐琬。每天夜幕降临之后,她便会打着背包,来到沈园戏台的后台,梳妆打扮,静静地等候上台。

绍兴是越剧的故乡。这里几乎每一天都能接受到越剧的熏陶,而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哼上几句。对于陈俊红而言,越剧已经融入她的血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越剧仅次于京剧,是中国的第二大剧种。这个拥有百余年历史的传统戏剧最早发源于浙江绍兴的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随后流传于世界。在发展过程中,越剧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并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不同于京剧的铿锵,秦腔的高亢,评剧的单板和昆曲的繁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兼具表演;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尤其其唯美清丽的扮相,以及“才子佳人”的题材,成为吸引老少的“独门必杀技”。

我的老家就是在(绍兴)嵊州附近的。小时候,村子里就会有一些戏团来演出。我觉得非常的漂亮。后来在上小学的时候,有绍兴艺术学校的老师到我们学校来招生,我就去报考了他们学校,然后就上了他们的越剧表演班,然后一直从事这个工作到现在。

由于扮相俊美,唱腔婉转,越剧在国外有“中国歌剧”的美誉。上个世纪,以越剧的腔调为主旋律创作的小提琴曲《梁祝》在国际上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并被西方誉为“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在最鼎盛时期,除了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广大南方地区流行外,越剧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区也拥有不少忠实的听众。

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文化生活的多样,除了越剧的发祥地绍兴,在其他地方,喜欢越剧和从事越剧的人越来越少。不断探索新的越剧表演形式将成为像和陆俊红一样众多越剧爱好者们的任务。但是不管怎样,在绍兴沈园,你都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原汁原味的越剧。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