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道何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主干(三)

主讲人 洪修平

洪修平

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并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西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的教学与科研,已出版《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佛教文化历程》《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与玄学》《惠能评传》等多部学术著作。
最后更新 2021-06-10
浏览 21
最后更新 2021-06-10
浏览 21
意见反馈

      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印两种文化的交融,佛教对“人生”内涵的扩大和对道德行为自作自受的强调,确保了佛教“为善去恶”道德说教、道德劝善的威慑性,使人生理想有恒久的魅力,也提供了佛教与中国传统儒、道融合的契机。

      佛教有时会批评道教。道教讲长生。在《牟子理惑论》里,牟子说道家道教这一套我早就知道了。我拜过师傅,我的师傅一个号称八百岁,一个号称五百岁,结果我跟了他们三年不到,他们全死了。这说明佛教的理想跟道教不一样,道教在现实中炼金丹,无论是外丹还是内丹。皇帝说:“我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你去炼丹给我吃,我要长生成仙,不死就行。”结果吃了不管用。佛教讲未来。你的现在可能是你的过去导致的,你现在觉得的可能是在未来发生。所以一方面它有点虚无缥缈,但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恒久的魅力。所以佛教信徒很多,理想总是在不断地实现过程中。

      这是佛教在印度时的一些基本理论。佛教传到中国后,跟中国的儒、道思想是如何交融的呢?儒家强调人的本善的心性,古代也有“人死灵魂不死”的观念。王充批评人死为鬼、人死有之、人死能害人等思想,包括神仙信仰等。佛教跟儒、道结合,形成了中国佛教特有的教育学说。

      佛教有对“人生”的肯定,讲“缘起”,讲“无我”。从汉魏时把“无我”翻译成“非身”。“无我”本来是既没有物质自我,也没有精神自我。一到了“非身”,好像仅仅否定肉体自我,给精神自我留下了余地。之后,不死的灵魂和本善的心性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佛性”理论。所以“人人皆有佛性”,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从“无我”出发,从人生苦海出发,中国佛教,中国禅宗,变成突出主体、张扬自我,强调日常的生活。

      佛教既有佛学,也有宗教。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在中国佛教中,神灵崇拜也是从佛教初传一直到现在。佛教初传的时候,理解的佛是有飞行变化的。佛教的“缘起”“无我”“业报轮回”,都强调每一个人的道德行为,自己承担的结果。但中国有神灵崇拜,有神仙思想,所以佛教最后有“佛菩萨”的崇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果到寺庙去,会看到有很多善男信女烧香拜佛,求佛祖保佑,把佛祖看作是神灵,可以供奉,可以求拜,可以赐福。所以一些寺庙烧高香、烧头香,非常兴盛。到了大年初一早上,有些地方竟然是竞价,好像烧了高香,烧了头香,就能赎罪了。烧香,其实三支清香表达心意,表达对佛教的敬意。

      烧高香、烧头香竞价是把神灵当作世间的贪官污吏在供奉。世间的贪官污吏,你想升官发财,只送他一包烟,他根本看不上。最近揭露出来的贪官,黄金都是论斤卖,他认为送了重礼,才能换回自己的利益。没钱的穷人烧三支清香。而贪官烧了三捆香,佛教就去保佑他,这就是把佛菩萨看作是贪官,是对佛教的曲解。换个角度来看,这是外来佛教在重视社会现实的人生的中国社会中,传播发展所延续出来的结果。

      对任何文化要看到它的先进性、优秀性,但也要看到它的两面性,还要看到它跟中国传统的信仰有关。栖霞山从(2014年)4月1号开始就宣布不准烧高香,所有寺院、景区不准卖高香,统统撤离,外面买了也不准带进去,寺院就提供三根清香。这是回归到佛教本来的精神上来,非常好。

      佛教在印度要“断灭生死轮回”,在六道轮回中,“人生”也是其中一道,虽然属于善道,但毕竟是六道之一,所以最终的解脱应该是断灭生死轮回。而中国佛教强调的是希望人生更加幸福,这是绝大多数人信奉佛教的原因。佛教本来追求“众生”解脱,“众生”原来是一切有情识的生物。在中国,更多地强调人人有佛性,人人能解脱。所以最后中国佛教强调“世间法”就是“佛法”“舍人道无以立佛法”。

      正是这样一种中国佛教的精神,最后生发出近现代以来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强调建立人间净土。这个也有佛法的依据。大乘佛教的精神本身宣扬“世间出世间不二”。但它把这种精神更多地结合到社会、人生的需求,加以发扬光大。

      所以外来的佛教在儒、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充分拓展了其本身蕴涵的却又被整个思想体系窒息着的对人和人生的肯定。在印度佛教中,它也蕴涵着“四谛”“五蕴”“八正道”,分析以后是把人引向了“为善去恶”的人生道德实践,来追求永超苦海的极乐。但它作为一个思想体系来说,这一部分内容毕竟没有充分地彰显。而中国以儒、道为代表人文精神,在非常浓郁的中国文化体系下面,把佛教的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充分拓展,加以发展,然后与儒、道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不同组成部分,相异互补,相通互融。尤其是大乘佛教精神,它与儒家的“仁爱”和“经世治国”有相同之处。中国佛教信奉的“四大菩萨”,都有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不渡尽众生、自己誓不成佛”的救渡大众的精神,这与中国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精神显然是相通的,所以更能融合来共同推进中国人文精神的发展。

      儒、佛、道三教是相异的,正因为相异,所以又能互补。所以儒家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主张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并通过协调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实现道德理想。而道家道教是“以退为进”,采取避世和法自然的态度,以求实现长生成仙或者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佛教讲“万法虚幻”,但同时也有唯心净土,中国佛教又强调“即心即佛”。它还有天堂、地狱的轮回报应等学说,可以给人以赏善罚恶和摆脱生老病死等现实苦难的精神安慰。这种天堂、地狱说,也确保它“为善去恶”的说教具有威慑性、权威性。

      最初佛教作为一种异国他乡的文化传到中国,受到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抵触。中华民族有中华文化,是礼仪之邦,佛教讲的这些东西对边远地区的人适用,我们不需要。这时佛教强调自己也跟儒家一样具有“劝善”的功能,具有安定团结的功能等,在很长时间内,它强调佛教跟儒家具有许多共同性。过了一段时间,出现了“老子化胡”等很多说法。老子西出不知所踪,跑到西天,然后化为佛陀,回到娘家,所以佛教不是一种异质文化,而是自己的文化又回来了。

      有人提出疑问,如果说佛教跟儒家一样,已经有了儒家,有了礼仪文化,还要佛教做什么?所以完全一样也不行。三国时康僧会一方面强调佛教和儒家完全一样,但又说佛教具有儒家不具备的东西,强调“为善有天堂,为恶有地狱”。实际上,佛教也看到了儒家的道德说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做了一种弥补。佛教也对人的生死有探讨。用中国传统的话来概括,就是“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

      儒释道各有侧重,在不同方面发挥它们的功能,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都是有意义的。

      儒家鼓励人“入世有为”,积极进取,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每一个作为社会的人,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道德责任心,应该入世有为,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儒家的这种精神非常重要。儒家讲“入世”,是以可以入世为前提的。每个人在现实中并不见得每时每刻都能入世。在历史上,在昏君当道的朝代,很多知识分子有时候很苦闷、很压抑,在难以实现自我的时候,一味地强调“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不够的。儒家强调道德自觉,对为善的人来说很有意义,但对性恶、不与为善的人来是说缺少道德强制性。道家以道教作为补充,如果现实社会不具备经邦治国、实现抱负的条件,它会采取“避世”“法自然”的态度,在现实社会之外寻找仙境和逍遥的人生。所谓的仙境和逍遥的人生,道家有时候可以在自我精神世界中来实现。庄子讲“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身体当然可以到山里面去,但也可以系在庙堂之上,也在山林之中,所以有时候这也是心态和心境的问题。但至少它提供了另外一种途径,另外一种方法。

      佛教以“一切皆空”“业报轮回”的理论,对每个人的生死祸福做了特殊的说明,它可以从根本上化解人们计较执着的意义。我以前在给学生上课时,讲到佛教,讲到道家,就有学生提问,道家也讲美色、美味、美音,这些是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的,佛教也说叫人不要去追求,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我觉得道家其实并没有否定这些东西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美好的东西当然想去享受,它仅仅提醒你过分的享受会扰乱你的心智,损害你的身体。而佛教进一步分析所谓的美味、美色本质上是虚幻的,从根本上化解了你计较执着的意义。要看到这些东西本身不是一个终极的意义,因为它们本质上是虚幻的。所以它提供了以彼岸世界的超越眼光来审视现实社会的特殊视角,引导人们为善去恶,消除贪欲,能够弥补儒、道的某些不足。

      所以三教融合互补,既要入世有为,积极进取,又尽量在精神上超越得失成败,不要烦恼;既要有社会责任感,又要保持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无论是对个人,对社会,都是有意义的。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我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需要不能被满足又是经常性的。我们经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是因为我们的欲望不可能都得到满足。人的道路也是曲折的,有顺境,也有逆境,这种顺和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主观决定的。儒、佛、道三家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调控自我的心境,更好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人格。所以要让三教分别以不同的人生哲学来满足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同时可能具有的多方面需要,或者不同的人在复杂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的不同需要。

      这在历史上曾经对中国人的心理调控和人生价值发生过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在讲儒释道的不同作用、它的意义以及互补时,在全球化的今天,不能局限于谈儒释道。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来说,其实不是“三教”,可能还有“四教”“五教”,像近现代以来的儒家和伊斯兰的对话,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应该关注。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东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的眼界更加开拓,回过头来看,中国传统以儒释道为代表的文化有特殊性,也有局限性,比如缺少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法家思想,跟现在的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不一样。我们可以挖掘自己的资源,但更应该放眼世界,借鉴吸收世界上的各种优秀文化,为今天的新文化创造和发展做贡献。

      佛教文化是外来的,外来文化能融入到中国,本身就说明中国文化有一种开放性,有一种包容性。今天我们可以更好地接受外来的文化。我们有这样一种性情,有这样一种历史经验,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新时代创造出更好的新文化。

    分集列表 (共3集)

    课程简介

    南京大学洪修平教授在本次讲座上分享了他对儒佛道何以成为中国文化三大主干的认识及他对中外文化的一些见解。

    讲座一开始,洪教授解读了佛儒道“三教合一”的说法,解开了人们对三教融合的误区,并对“三教”是否是宗教进行了讨论。

    那么,儒佛道何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主干?洪教授认为其原因在于国家和社会对这种思想文化的需求和这种思想文化能够满足这种需求。他具体从佛儒道三教各自的文化特性进行了阐释。

    首先,他谈了对中国文化特质的看法,认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是其最根本的特点。外来佛教之所以能够赶超中土原有的诸子百家学说与儒、道并列,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有一套独特的人生哲学,它以超越生死的眼光对人的“生从何来,死向何处”,及对现实的“生老病死”等问题做了探索,这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传统儒、道对人的生死问题关注或解决不够的缺憾。

    接着,他分析了佛儒道三教的文化特性。儒家重视人的社会性,道家重视人的自然性。在实现“人”的途径上,儒家讲入世有为而“成圣”,道家讲避世无为而“归真”。故而进可儒,退可道,儒、道互补。但是,如何从人的自身来解释这种进退现象的必然性?儒、道两家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而外来佛教从“业报轮回”的角度对此做了专门的说明,并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充分拓展了其本身蕴涵的却又被整个思想体系窒息着的对人和人生的肯定,同时又以此得以与儒、道相异互补,相通互融,共同发挥作用。

    由此,洪教授认为儒道佛三教分别以不同的人生哲学,来满足现实生活中的人同时可能具有的多方面的需要,或不同的人在复杂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的不同需要。

    在讲座的最后,洪教授还给出了几点启示,如中国文化并不封闭和保守,成功吸收了外来佛教就是很好的例证;不同的文化可以而且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等等。

    (视频拍摄于2014年)

    土族人戴着面具表演传统的舞剧庄稼其。

    (来源:新华社,摄影:侯德强)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