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对“人”和人伦关系的认识是什么?
最后更新 2021-06-11
浏览 25次
主讲人
洪修平
南京大学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在探讨人生时,经常会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表明它的思想重心、关注点更多的是在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儒家理论非常丰富,它非常重视人和人的生活。“马厩失火”,关注的是人,问人不问马,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都可以放一放。“天地之性人为贵”,“天地人之才等耳,人岂可轻”,是儒家一贯的主张。这里说的“人”,有的认为是群体的人。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儒家强调伦理,强调群体,所以忽视了个人。我认为这里的“人”是一个大写的人。它既指群体的人,也指每一个个体的人。
《孟子》里面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如果嫂子掉到河里了,小叔子要不要伸手救?要不要拉她一把?礼仪讲究男女大防,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小叔子拉嫂子,从礼上讲不合适。但如果你不伸手救她,你“是豺狼也”。所以“援之以手者,权也”,就是权变。孔子非常向往礼,但也非常强调礼是要有“损益”的,礼有增有减,增减损益的标准是什么?儒家在讲礼的同时,其核心概念就是“仁”,以“仁”为标准,这牵涉到儒家“仁”和“礼”的关系。
同主题知识点(儒佛道何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主干)
- 如何解读“三教合一”?
- “三教”意味着佛儒道都是宗教吗?
- 外来佛教为何能成为中国三大文化之一?
- 一种文化能长期存在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 中西方宗教价值目标的差异
- 中国哲学对社会人生意义是绝对的否定吗?
- 儒家对“人”和人伦关系的认识是什么?
- 如何以“仁”来阐释儒家推崇的人伦关系?
- 儒家的“礼”为何会演变成道德戒条?
- 儒家说教的局限性
- 为什么说道家的批判性思想体现了道家的智慧?
- 儒道两家能互补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 儒道两家分别重视人的哪些方面?
- 在实现“人”的途径上,儒道两家有什么不同?
- 老庄道家人生论的意义是什么?
- 儒道两家学说有什么共同性?
- 道家对儒家的人生观开辟出了怎样的新道路?
- 外来佛教的优势和追求
- 中国佛教文化的魅力
- 外来佛教与儒家思想是如何融合的?
- 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区别与联系
- 儒佛道三教的相异与互补之处
- 佛教传入中国时是如何做到不被中国传统文化所抵触的?
- 儒释道为何能融合互补?
- 如何辩证地看待儒释道对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