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道三教的相异与互补之处

主讲人 洪修平

洪修平

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并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西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的教学与科研,已出版《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佛教文化历程》《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与玄学》《惠能评传》等多部学术著作。
最后更新 2021-06-10
浏览 27
最后更新 2021-06-10
浏览 27
意见反馈
主讲人 洪修平
南京大学

    大乘佛教精神,它与儒家的“仁爱”和“经世治国”有相同之处。中国佛教信奉的“四大菩萨”,都有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不渡尽众生、自己誓不成佛”的救渡大众的精神,这与中国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精神显然是相通的,所以更能融合来共同推进中国人文精神的发展。

    儒、佛、道三教是相异的,正因为相异,所以又能互补。所以儒家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主张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并通过协调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实现道德理想。而道家道教是“以退为进”,采取避世和法自然的态度,以求实现长生成仙或者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佛教讲“万法虚幻”,但同时也有唯心净土,中国佛教又强调“即心即佛”。它还有天堂、地狱的轮回报应等学说,可以给人以赏善罚恶和摆脱生老病死等现实苦难的精神安慰。这种天堂、地狱说,也确保它“为善去恶”的说教具有威慑性、权威性。

土族人戴着面具表演传统的舞剧庄稼其。

(来源:新华社,摄影:侯德强)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