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为何能融合互补?

主讲人 洪修平

洪修平

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并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西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的教学与科研,已出版《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佛教文化历程》《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与玄学》《惠能评传》等多部学术著作。

最后更新 2021-06-11
浏览 166
最后更新 2021-06-11
浏览 166
意见反馈
主讲人 洪修平
南京大学

    儒释道各有侧重,在不同方面发挥它的功能,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都是有意义的。

    儒家鼓励人“入世有为”,积极进取,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每一个作为社会的人,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道德责任心,应该入世有为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出贡献,儒家的种精神非常重要。儒家讲“入世”,是以可以入世为前提的。每个人在现实中并不见得每时每刻都能入世。在历史上昏君当道的朝代很多知识分子有时候很苦闷很压抑,难以实现自我的时候,一味强调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不够的。儒家强调道德自觉,对为善的人来说很有意义,但对性为善来是说缺少道德强制性。道家以道教作为补充,如果现实社会不具备经邦治国实现抱负的条件采取“避世”“法自然的态度在现实社会之外寻找仙境逍遥的人生。所谓的仙境和逍遥的人生,道家有时候可以在自我精神世界中来实现。庄子讲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身体当然可以到山里面去,但也可以系在庙堂之上,也在山林之中,所以有时候也是心态和心境的问题。但至少它提供了另外一种途径另外一种方法

    佛教以一切皆空”“业报轮回的理论,对每个人的生死祸福做了特殊的说明,它可以从根本上化解人们计较执着的意义。我以前在给学生上课时,讲到佛教,讲到有学生提问,道家也讲美色、美味,这些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的佛教也说叫人不要去追求,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我觉得道家其实并没有否定这些东西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美好的东西当然想去享受,它仅仅提醒你过分的享受会扰乱你的心智,损害你的身体。而佛教进一步分析所谓的美味美色本质上是虚幻的,从根本上化解了你计较执着的意义。要看到这些东西本身不是一个终极的意义,因为它们本质上是虚幻的所以它提供了以彼岸世界的超越眼光来审视现实社会的特殊视角引导人们为善去恶,消除贪欲,能够弥补儒道的某些不足。

    所以三教融合互补,既要入世有为积极进取,又尽量在精神上超越得失成败,不要烦恼既要有社会责任感,又要保持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无论是对个人,对社会都是有意义的。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我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需要不能被满足又是经常性的。我们经常说人生不如意十八九,这是因为我们的欲望不可能都得到满足。人的道路也是曲折的,有顺境也有逆境,这种顺和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主观决定的。儒、佛、道三家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调控自我的心境,更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更好培养自己的人格。所以要让三教分别以不同的人生哲学来满足现实生活中的人同时可能具有的多方面需要,或者不同的人在复杂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的不同需要

土族人戴着面具表演传统的舞剧庄稼其。

(来源:新华社,摄影:侯德强)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