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简牍的真伪?

主讲人 朱凤瀚

朱凤瀚

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历史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天津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九五”社会发展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成员。

最后更新 2021-06-10
浏览 199
最后更新 2021-06-10
浏览 198
0 意见反馈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主讲人 朱凤瀚
北京大学

    我们在清理的时候发现在简面上还留的编绳,大家知道简是单支的一个小竹片,应该就是简,如果把简拿绳编起来就成册,那么编绳,编简的东西现在知道的还是麻绳比较多,当然丝绳也不是没有,还是麻绳比较多,那么这个麻绳有时候就附着在简上,这是判定简真伪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如果这个简,假简是很难有这种东西的。另外就是大家知道简的边上有的时候为了绑这个绳,还有一个小口,小边边上会有个小口,这都是在整理的时候判别简真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据,另外有的即使绳没有了,在简的这个绑绳的位置还会有编痕,大家看到右边那个痕迹,两道痕迹还留在上面,我们照相的时候尽量把这些都照下来了,这是这个简的真实性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参考。

1911年4月27日,中国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又称辛亥广州起义)爆发。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秘密议定广州起义计划。1911年1月黄兴、赵声等在香港成立统筹部。4月27日黄兴率敢死队进攻广州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激战一昼夜,因伤亡过大退却。方声洞等约100余人牺牲,林觉民、喻培伦等29人被捕就义。事后收殓遗骸72具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图一: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图二:起义中被捕的革命志士像。

(来源:新华社)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