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消失的纸媒美国《新闻周刊》
在网络和电子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某家纸质媒体要宣布停止发行或改出网络版,恐怕已经不能算是新闻。但当美国《新闻周刊》10月18日宣布将在年底结束为期80年的纸质发行史时,人们依然不免惊讶。
对于习惯翻阅和摩挲光滑纸张的读者来说,纸制版《新闻周刊》凝聚着一份岁月的情怀。这份创办于1933年的刊物素以深度报道和精辟分析见长,其权威性和影响力无远弗届,深入人心。在最辉煌的时期,它曾创下全球300万份的高发行量,并成为不少政要案上床头必不可少的一本杂志。
这里是美国纽约。我手中拿着的就是10月2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新闻周刊》,而我身后的这栋大楼就是这本创始于1933年的老牌新闻周刊当今的家——新闻周刊-野兽新闻公司。《新闻周刊》宣布,其将在今年12月31日发行美国版期刊印刷版的最后一期,此后将集中精力,在增长势头迅猛的数字阅读领域加速扩张,推出全球统一的数字版本,定名为“全球新闻周刊”,以付费模式来提供支持,同时通过电子阅读器和网页来发布内容。不过,公司主编蒂娜·布朗强调,这一决定意在“转型”,而非和《新闻周刊》说再见。此外,她在发给员工的备忘录中表示,公司将裁员以及精简在美国国内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采编营销人员。与其它美国杂志、报纸一样,《新闻周刊》近年来持续面临广告用户锐减、发行量下降以及读者转向新兴媒体这三大挑战。十年前,周刊的发行量超过400万份,到去年已经降至150万份,并处于亏损状态。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周刊的弱点暴露无遗——只消几分钟,互联网等新媒体便能将重大新闻事件传遍全球,而周刊却需要读者付出一周的等待。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不要说等一周,恐怕一天的时间也会让人迫不及待。正因如此,《新闻周刊》的订户数量在过去十年间锐减一半,广告收入也大幅下滑。媒体老板毕竟是生意人,不可能让杂志长期亏损,转型自然顺理成章。
我们正在经历一种向电子媒体产品转变的趋势,这种转变是不可逆转的。毫无疑问,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纸质媒体上的内容都会被放到网络上。届时只有少数面向小众的纸质出版物能存活下来。他们要么是高端的优质杂志,要么是你在地铁站或公交车站就能免费拿到的低端报纸。然而这就是纸质媒体发展的趋势。《新闻周刊》现在每年亏损4000万美元,而它的纸质版本的制作成本恰恰就是每年4000万美元。所以很显然,停印纸质版本是削减成本、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纸媒当今面临的挑战是,电子广告产生的经济效益现在分配在好几家机构中,比如谷歌、雅虎、脸书等电子公司。它们从电子广告中获取了大量的收入,而这些收入以前百分之百是流向新闻机构的。因此,怎样才能维持编辑部的运转是当今纸媒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一挑战即关乎纸媒和电子媒体的抉择问题。
《新闻周刊》自2008年起就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但收入仍然大幅下降。音响器材大亨悉尼·哈曼2010年以1美元的价格从《华盛顿邮报》公司手中收购了《新闻周刊》后,促成这本杂志与IAC公司旗下的新闻网站“野兽网站”合并成为“新闻周刊-野兽新闻公司”。合并两年来,数字业务的较快增长让双方都看到数字化浪潮下纸媒的没落。
在这股大浪淘沙式的数字化浪潮中,《新闻周刊》并不是第一家被迫转型或面临淘汰的媒体。2008年以来,受新媒体和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多家闻名于世的百年大报停刊转型。坐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和《巴尔的摩太阳报》等重要媒体的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业集团宣布申请破产保护。2009年3月,有146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成为美国首家只出网络版的大报,一个月后,百年名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正式停止日报印刷,转而改为在线新闻。华尔街的一名评论员说:“纸媒被网络等新媒体逼得走投无路,有点像母亲好不容易把孩子生下来,却反被孩子给掐死了!”
我觉得就像人们看纸质书的习惯没有消失一样。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将选择读电子书或用平板电脑读书,但是总还是会有一些人喜欢看纸质书,喜欢把书拿在手上的感觉。我认为,在媒体领域也将产生类似的情景。有些纸质媒体会存活下来,但是它们将变得越来越多元,它们将同时制作电子产品、手机产品、纸质产品,但是纸质产品将最终成为小众市场。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拓宽了人们进行新闻消费的途径。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2年3月发布有关美国新闻媒体状况的最新年度报告指出,美国媒体的数字化正加速迈入移动时代,这是美国传媒业当前最引人关注的一个发展趋势。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移动计算设备的普及率不断提高,44%的美国成年人拥有智能手机,18%的人拥有平板电脑,其中平板电脑普及率在2011年夏季到2012年1月的增幅就达到约50%。
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还发现,美国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用户经常在电脑上看新闻的比率达70%,智能手机用户中也有51%会用手机看新闻,把看新闻作为主要使用目的之一的平板电脑用户比率为56%。这意味着移动装置的普及会增加人们的新闻消费量。另一方面,美国纸质报刊的发行量逐年下降,并直接影响其广告收入。就发行量和广告收入而言,目前美国报业的规模比2000年缩水43%。
转型或是关门——这似乎已经成为纸质媒体的最终归属。
我认为,对于国际性新闻机构来说,纸质媒体在未来十年仍然能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存活。但是媒体从纸质向电子转变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而且这种转变只会是单向的。
2013年1月,《新闻周刊》的电子版——《环球新闻周刊》将与读者见面。它不再有国内和海外版之分,而且实行网上付费阅读。老板希望以此减低印刷和发行成本,使杂志迎来起死回生的一天。
老牌《新闻周刊》虽然黯然退场,但曾经在纸质封面上留下的时代缩影,仍是人们回望历史的索引。即将迎来80岁生日的它在选择转身的背后是顺应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全新网络生存方式是它将要面对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