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鹿寻踪

最后更新 2021-03-12
浏览 377
最后更新 2021-03-12
浏览 343
0 意见反馈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豚鹿,芦蒿鹿,说的都是我啦! 

    我是一种热带小型鹿,体长100115厘米,肩高6070厘米,尾长20厘米,体重3550千克。我的腿比较短、身体粗壮,体型不如梅花鹿般修长,行走时也不像其他同类那样昂首蹿跳,而是将头部低垂,姿态像猪,这也是我被称为豚鹿的原因。

    虽然我和其他鹿类长得不太一样,但也算得上是一种美丽的生物。

    你瞧,我的体毛为淡褐色,腹部为灰色,夏季还会变成漂亮的褐红色,背部两侧各具有纵行的白色斑点,体侧也有更为明显的不规则斑点。雌性豚鹿与雄性豚鹿的外形存在细微区别,雌性豚鹿无角,而雄性豚鹿长有一对三叉形的角,角细且短小,除眉叉外,主干远端还分出一个短的第二叉。

    我们分布广泛,在印度、缅甸、泰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中国云南西部靠近中缅边境的耿马、西盟两县的南丁河沿岸一带都有我们的同伴活动。

    我们通常生活在河谷或沿河两岸的草丛中,喜欢单独活动,偶尔有两三头聚在一起,但从来不集结成大群。白天,我们躲入树林草丛之中,到了傍晚才出来觅食,主要以水生植物的嫩枝、嫩叶和落地的花、果、根等为食。

    我们全年都可以繁殖,但大多在秋冬季节生产,一般孕期为220235天,每胎产一仔,偶尔产两仔。

    我们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20世纪,由于人类的捕猎和栖息地的破坏,导致生存环境恶化,我们不得不隐匿踪迹。

    好在人类又在海拔2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重新发现了我们的踪迹,还在野外考察中拍到了一只成年雄性豚鹿的影像资料。这些重要发现给我们的种群恢复带来了新的希望。


分集列表 (共169集)

1911年4月27日,中国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又称辛亥广州起义)爆发。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秘密议定广州起义计划。1911年1月黄兴、赵声等在香港成立统筹部。4月27日黄兴率敢死队进攻广州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激战一昼夜,因伤亡过大退却。方声洞等约100余人牺牲,林觉民、喻培伦等29人被捕就义。事后收殓遗骸72具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图一: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图二:起义中被捕的革命志士像。

(来源:新华社)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