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尾巴有何妙用?

最后更新 2021-05-12
浏览 777
最后更新 2021-05-12
浏览 700
0 意见反馈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很多动物身后都有一条尾巴,这些尾巴外形千差万别,具体都有何妙用呢? 

    裸鲣,鱼类中的跳高“冠军”,其尾巴是个重要的运动器官,易于弯曲又坚硬如铁,只要轻轻一甩,身体就会像发射的火箭一样,一下子便窜出数十米。

    大壁虎的尾巴易断,但能再生,在尾巴受到攻击时可以剧烈地摆动身体,通过尾部肌肉强有力的收缩,造成尾椎骨在关节面处发生断裂,以此来逃避敌害,这种行为被称为残体自卫。

    环尾狐猴具有1112个黑白相间圆环的长尾。活动时,美丽的环尾经常高高翘起,好像一面黑白条纹组成的旗子,显得非常醒目,即使在较远的地方也能发现,这是环尾狐猴在高草丛中或树林中漫游时彼此保持联系的信号。

    雄琴鸟有16枚尾羽,最外侧一对弯曲如琴状。平时,雄鸟的尾羽平拖于后,但当它向雌鸟“求爱”时,尾羽就竖立如琴,并且边舞边鸣,形成了绚丽多姿的动人场面。

    野牛尾巴很长,末端有一束长毛,既当“扫帚”,扫去身上的脏东西;又当“苍蝇拍”,拍打和赶走叮咬它的牛虻之类的小飞虫。

    红颈袋鼠的尾又粗又长,在干旱酷热或暴雨洪水十分频繁时,这条尾巴就像骆驼的驼峰一样,成了自己肌体的“小仓库”,以供应调剂营养,维持生命。

    动物的尾巴既是运动器官,又是摄食工具,既能用于御敌,又能吸引异性,还是随身的“扫帚”“苍蝇拍”“信号旗”……,如此全面的功能,你是否也期待拥有呢?

分集列表 (共169集)

1911年4月27日,中国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又称辛亥广州起义)爆发。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秘密议定广州起义计划。1911年1月黄兴、赵声等在香港成立统筹部。4月27日黄兴率敢死队进攻广州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激战一昼夜,因伤亡过大退却。方声洞等约100余人牺牲,林觉民、喻培伦等29人被捕就义。事后收殓遗骸72具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图一: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图二:起义中被捕的革命志士像。

(来源:新华社)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