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按其所使用原料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另一类是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它是涵盖衣、食、住、行、用、娱乐等消费领域的产业组合群,是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民生产业。
轻工业作为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工业社会前期的轻工业,主要以农牧业产品为原材料,相关产业如纺织、食品、造纸等。第二个层次是在工业社会的轻工业,主要以重工业产品为原材料,相关产品如自行车、手表、汽车等。第三个层次是在知识社会的轻工业,主要是高技术含量的轻工业,相关产业如多媒体、家用机器人等。
轻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在中国,主要包括22大类44种行业。轻工业在保障市场供给、满足城乡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的发展还为其他工业部门及农业、国防、医药等部门提供原材料和配套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轻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许多产品的产量已居于世界前列。但轻工业的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轻工业的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轻工业发展缓慢、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中国,轻工业的产品总量很大,物流费用也较高,在这样的形势下,清楚地了解到各行业的分布对发展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纺织工业。分布十分普遍,又有一定程度的集中,全国的大纺织业区有以上海为中心的苏浙皖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湘鄂赣地区,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盆地地区,以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以青岛、济南为中心的山东地区,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地区,以山西为中心的山西地区,还有东北地区及西北地区等。其中大的棉纺织城市及地区为上海、天津、石家庄、郑州、武汉;大的毛纺城市及地区有上海、天津、江苏、辽宁、青海;大的丝纺城市及地区有上海、天津、青岛、大连、无锡、株洲、益阳、黑龙江等;大的化纤城市及地区有上海、辽宁、仪征、平顶山、丹东、保定、北京等地。
纺织车间
②食品工业。包括粮食加工工业、油脂工业、制糖工业、卷烟工业、制茶工业、酿酒工业,是为中国大量提供利润税收的工业行业。这一工业特点是,与重工业比较,工业规模不大,但分布较为分散。其中名烟主要生产企业分布于上海、天津、昆明、青岛;名茶主要生产企业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苏、四川等地;名酒主要生产企业分布于四川、贵州、江苏、安徽、山西等地。
食品加工
③家电工业。在2009年,仅广东的家电生产就占了全国产值的45%,山东、浙江、安徽、江苏等地分别占全国的10%左右的比例。中国家电完全市场化的竞争中形成了三大产业集群:山东青岛、广东顺德和浙江宁波。3个产业集群各具特色:山东在海尔、海信等大品牌的带动下,主导了国内的大家电产品;广东顺德在美的、格兰仕等品牌的带动下,向周边辐射,实现了大、小家电同步发展,上、下游配套和物流同步发展的格局;与此同时,江苏无锡、安徽合肥等地的家电业也正迅速崛起。
中国海尔集团
④造纸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及中部地区。2009年,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广东的造纸工业的总产值占全行业工业总产值的65.5%。随着造纸业行业集中度的增高,出现了三大产业聚集地:以广东为主的珠江三角洲,以浙江、江苏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和山东省的造纸集群。
现代化造纸厂
轻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表现为:①轻工业是城乡居民生活消费资料的主要来源,它直接关系城乡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②轻工业为农业、重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一部分生产资料和配套产品,为这些部门的发展服务。③轻工业也是扩大产品出口、换取外汇的重要方面。④轻工业一般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资金周转快、积累多的特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⑤轻工业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大量吸收劳动就业。
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不仅取决于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和收入水平,而且受农业、重工业为轻工业提供的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的规模所制约。因此,轻工业只有和农业、重工业及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