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官话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陕西省和江西省,使用人口约2亿7000万,是官话方言里分布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区。此外,在江西南部客家方言区内有赣州市区和信丰县城是西南官话方言岛,在湖南南部湘方言区也有少数西南官话方言岛。
可分为6片:①川黔片。此片的分布区以成渝平原为中心,包括四川东部的成都、绵阳、平武、广元、万源、达州、广安、资阳等50多个市县,重庆的潼南、荣昌、武隆、秀山、巫山、石柱等20多个县区(几乎为重庆全境),贵州中、西部和东北部的贵阳、安顺、兴义、毕节、金沙、铜仁、瓮安等约20个市县,云南东北部的威信、大关等数县,广西西北部的乐业、隆林等数县,陕西南部的汉中、略阳、宁陕、紫阳、镇坪等十几个市县。内部又可分成渝、黔中、陕南3小片。②西蜀片。分布在四川中部和东南部岷江中下游地区和赤水河流域的眉山、乐山、雅安、甘洛、松潘、冕宁、泸州、自贡、内江等约60个市县,贵州北部的遵义、赤水、务川、印江等十几个市县,重庆西南角的綦江、江津等县区,云南东北角的绥江、盐津等县。内部又可分岷赤、雅甘、江贡3小片。③川西片。分布在四川西部的凉山、甘孜、阿坝等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及攀枝花市的40多个市县地域内。内部又可分康藏和凉山2小片。此片方言与彝语、藏语、羌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有接触。④云南片。分布在云南全省(除东北角),贵州威宁和广西西林等地区,共接近120个市县。内部又可分滇中、滇西、滇南3小片。此地区内同时分布着多种少数民族语言。⑤湖广片。分布在湖北中、西部的武汉、随州、襄阳、郧西、巴东、咸丰、鹤东、松滋、石首等近50个县市,湖南北部偏西和西部的常德、华容、张家界、吉首、怀化、靖州等20多个县市,贵州东南部的天柱、施秉、榕江、玉屏、黎平等十多个县,陕西东南部的白河、平利等县。大致在历史上的湖广行省范围。内部又可分鄂北、鄂西、鄂中、湘北、湘西、怀玉、黔东、黎靖8小片。⑥桂柳片。分布在广西中、北部的桂林、柳州、龙胜、荔浦、贺州、来宾、宾阳、百色、河池、那坡等40多个市县,湖南南部偏西的郴州、永州、江永、临武等十多个市县,贵州南部的凯里、荔波、龙里、罗甸等十多个市县。内部又可分桂北、湘南、黔南3小片。
语音方面的特点如下。
①古入声字多数方言今读派入阳平,部分方言派入其他声调或保留独立的入声调类,但四声框架与核心区域的方言一致。
②古泥来母字今读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全混。主要分布在川黔片,无论读鼻音或边音都不能区别意义,其中读[n]声母的如重庆:耐=赖nai213|列=捏niɛ31|龙=农noŋ31,读[l]声母的如贵阳:女=李li42|努=鲁lu42|尿=料liau13。二是半混。一般在洪音韵母前相混,无论读鼻音或边音都不能区别意义,在细音韵母前有别,能区别意义,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部分县市,如吉首:拿=辣la11|努=鲁lu53|泥ȵi11≠梨li11|尿ȵiau24≠料liau24。三是不混。滇中小片多属此类,如昆明:腊la31≠拿na31|努nu53≠鲁lu53|怜liɛ̃31≠年niɛ̃31。
③古知庄章组声母读音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相当一部分方言跟精组洪音合流。多数点读[ts]组声母,如达县:知=支=资tsɿ55|祖=主tsu53|桑=伤saŋ55;少数点读[tʂ]组声母,如荆门:致=至=自tʂʅ35|炒=草tʂhau42|睡=岁ʂuei55。二是分读[ts]、[tʂ]组两种声母。如昆明:猪tʂu44|潮tʂhɔ31|初tshu44|瘦səu212。三是逢洪音读[ts]组,逢细音读[tɕ]组。如常德:毡tsan44|成tshən213|寿sou35|砖tɕyan44|蠢tɕhyn31|双ɕyaŋ44。
④古非组和晓组合口洪音字存在不同程度的混读现象,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晓组混入非组读[f]声母。其中多数点在[u]韵前混,其他韵前不混,如成都:肤=呼fu44|发fa21≠滑xua21;有些点全混或在多数韵母前混读,如桂林:府=虎fu54|罚=猾fa21|飞=灰fəi33|换fuã24|方=慌faŋ33。二是非组在[u]韵前读[f]声母,其他韵前混入晓组读[x]声母,主要分布在恩施、宣恩等地。如恩施:服=胡fu11|肺=惠xuei35|房=黄xuaŋ11。三是晓组大多混入非组读[f]声母,非组[oŋ]韵字混入晓组读[x]声母,分布在黎平、常德等地。如黎平:扶=胡fu213|发=滑fa24|匪=毁fei31|烦=环fan213|分=昏fən33|风=烘xoŋ33。也有部分方言不混,主要分布昆明、宜昌、襄樊、天门、武汉等地。
⑤绝大多数方言不分尖团,少数方言分尖团。主要分布在桂北小片和滇西小片部分点,如柳州:脊tsi31≠急ki31|千tshiɛ̃44≠牵khiɛ̃44|雪syɛ31≠血xyɛ31。
⑦有些方言声母有较为特殊的现象。如湘西和湘南小片古全浊声母平声读或浊音(当地的湘方言也是保存浊音声母的),如吉首:皮bi11|除dzu11|桃tau11|琴dʑin11;桂柳片古邪母平声字常读送气塞擦音声母,如柳州:徐tɕhy31|详tɕhiaŋ31|松tshoŋ31;有的方言缺乏送气声母,如都安:开=该kai33|招=超tsao33|班=攀pan33;有的方言古端组字在齐齿呼韵母前塞擦化,如天全:丁=今=精tɕin55,电=见=荐tɕhian323。
⑧大多数方言四呼俱全,但也有部分方言无撮口呼。主要见于云南片和川黔片的黔中小片。
⑨有的方言端系合口字失落[u]介音,读开口呼韵母。主要见于湖广片和桂柳片,如常德:堆tei44|团than213|顿tən35。
⑩有的方言古咸山摄和宕江摄舒声韵今读韵母合流。主要见于云南片部分点,如大理:胆=党tã53|甘=刚kã44|丸=王uã213。
⑪多数方言古深臻摄和曾梗摄开口舒声字合流,读[-n]尾韵或鼻化韵。如成都:针=真=蒸=征tsən44;黎平:音=因=鹰=英in31;蒙自:心=新=星ɕĩ44。
⑫本区少数民族说汉语方言时都程度不同地带有民族语言口音。如川西的“团结腔”鼻韵尾常发成鼻化音或完全脱落,吉首苗族汉语方言常将[tʂ]、[tʂh]声母常发为同部位的爆发音[ʈ]、[ʈh]等。
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特点如下。
①本区方言有一些特色词语。如坝平地、平原,也叫“坝子”|院坝房屋前后的平地|赶场/赶街赶集|𡎺𡎺塞子|补巴补丁|冲壳子吹牛|扳灯儿开玩笑|摆龙门阵聊天|痨毒|幺排行最小,如“幺妹”“老幺”|脑壳头|背壳脊背|炕茶焙茶|茶船子茶托|吊脚楼西南民族地区通行的建筑|鸡公车独轮车|灰猫儿豆腐|丁丁猫儿蜻蜓|估倒强迫|魌头便宜东西|土垡/土饼土块,也叫“垡子”|扯湿气受潮|锭子拳头,也叫“砣砣”|灏水川东川北称作豆腐剩下的水|仔儿子|保保干爹,四川话|嫫云南称母亲|老倌儿老汉|嗑子客吹牛的人|冇得没有|要得行,可以|啥子什么|啷个怎么|别个别人|根云南方言最常用量词,相当于普通话“个”|鸡公公鸡|鸡母母鸡|人客客人。
②部分少数民族语言的词语被吸收到西南官话方言中,多为地名和物名。如马尔康藏语,火苗旺盛的地方|马龙彝语,驻兵的城|普洱哈尼语,水湾寨|骂木傣语,杧果|多丽吉布纳西语,干海棠果|栽嘎啦白语,鲫鱼。
③有丰富的重叠式名词。如贵阳:柴柴柴|面面粉末|铲铲铁铲;昆明:杯杯|勺勺|草草。有些点重叠式与重叠儿化式并存。如重庆:盆盆-盆盆儿|刀刀-刀刀儿|盖盖-盖盖儿。
④持续标记大都用“倒”或“起”;常用“V倒V倒”或“V起V起”式。如贵阳:讲倒讲倒的笑起来了;重庆:走倒走倒摔了一筋斗。
⑤昆明反复问句用“格VP”式,与江淮官话的“可VP”式同类。如你格吃你吃不吃?|你格去你去不去?|张老师格来了学校了张老师来没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