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年圣殿被焚毁后,犹太人逐渐散居各地,其学者阶层逐渐取代祭司而成为宗教领袖。至200年前后,拉比犹大·哈-纳西组织门人编纂了新的犹太教法典《密释纳》。其后,犹太圣哲们对其进行注疏,于500年前后编纂成《革马拉》。《革马拉》在注释和讨论《密释纳》时也将后者的原文抄录其中,总称《塔木德》,成为拉比犹太教的经典。除了《塔木德》,拉比犹太教的经典还有《密得拉释》以及其他拉比文献。
在拉比时代,取代圣殿而作为宗教圣所的是圣堂,圣经时代的献祭仪式也被祈祷取代。祈祷是拉比时期犹太人每天的必行之事,是犹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祈祷文和不同的仪式。其中,最重要的祈祷文是《听祷文》(《申命记》6:4~9;11:13~21)以及《民数记》15:37~41的经文)和《立祷文》。《听祷文》得名于其第一句祷文(《申命记》6:4):“以色列啊你要听,雅威是我们的上帝,是独一的主。”《听祷文》要求犹太人每天早晚各诵读一遍。《立祷文》因要求祷告者站立而得名,相传为大议会成员为取代圣殿献祭而创作,是圣堂祷告仪式中的主祷文。《立祷文》由19句祷文(初为18句,后增加一句)构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3句,内容是赞美上帝;第二部分是第4~15句,内容包括接受上帝的恩赐、忏悔、恳求上帝宽恕、救赎、医治、保佑丰年,回归以色列等;第三部分是最后3句,表达对上帝的感恩之情。
拉比文献中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律法性的,名为《哈拉哈》;其二为寓言、故事等文学性的,名为《阿嘎达》。
在犹太教内部,与拉比犹太教相对立的是卡拉派,因只接受《圣经》而拒绝《塔木德》等拉比文献而被称为“唯圣经主义者”。
拉比犹太教作为圣经时代后犹太教的主流,对犹太人的思维、言说和生活方式影响巨大。多数现代犹太教派别也是从拉比犹太教衍化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