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心理障碍按其范畴或特征大致可划分为:①神经发育障碍。一般出现在发育早期,常常在学龄前,并以引起个体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损害的发育缺陷为特征。包括:智力发育障碍、交流障碍、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②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具有下列5个功能异常中的一个或多个:妄想、幻觉、思维(言语)紊乱、运动行为(包括紧张症)的明显紊乱或异常,以及阴性症状(包括情感表达减少、意志减退、语言贫乏、快感缺失、社交较少)。这类心理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③双相及相关障碍。患者在一段时间内经历有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包括:双相Ⅰ型障碍、双相Ⅱ型障碍、环性心境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其他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和未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④抑郁障碍。患者存在悲哀、空虚或易激惹心境,并伴随躯体和认知改变,显著影响个体功能。包括: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重性抑郁障碍(包括重性抑郁发作)、持续性抑郁障碍(恶劣心境)、经前期烦躁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抑郁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障碍、其他特定和未特定的抑郁障碍。⑤焦虑障碍。患者表现为过度害怕和焦虑,以及出现相关行为紊乱。包括:分离焦虑障碍、选择性缄默症、特定恐怖症、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惊恐障碍、广场恐怖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焦虑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焦虑障碍、其他特定和未特定的焦虑障碍。⑥强迫及相关障碍。以存在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为特征。包括:强迫症、躯体变形障碍、囤积障碍、拔毛癖(拔毛障碍)、抓痕(皮肤搔抓)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强迫及相关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强迫及相关障碍、其他特定的强迫及相关障碍,以及未特定的强迫及相关障碍。⑦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接触创伤性或应激性事件之后所产生的相当大变异的心理痛苦。包括:反应性依恋障碍、脱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其他特定和未特定的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⑧分离障碍。患者出现意识、记忆、身份、情感、感知、躯体表现、运动控制和行为的正常整合的破坏和/或中断,通常发生于创伤后。包括:分离性身份障碍、分离性遗忘症(游离性遗忘)、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其他特定的分离障碍,以及未特定的分离障碍。⑨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与显著痛苦和损害有关的突出的躯体症状。包括:躯体症状障碍、疾病焦虑障碍、转换障碍(功能性神经症状障碍)、影响其他躯体疾病的心理因素、做作性障碍、其他特定的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以及未特定的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⑩喂食及进食障碍。以进食或进食相关行为的持续性紊乱为特征,导致食物消耗或吸收的改变,并显著损害躯体健康或心理社交功能。包括:异食癖(异食症)、反刍障碍、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及暴食障碍。⑪睡眠-觉醒障碍。患者通常因不满意睡眠质量、周期和数量而导致日间痛苦和损害。包括:失眠障碍、嗜睡障碍、发作性睡病、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非快速眼动睡眠唤醒障碍、梦魇障碍、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不安腿综合征,以及物质/药物所致的睡眠障碍。⑫性功能失调。患者在作出性反应或体验性愉悦的能力上具有临床意义的紊乱,患者可能会同时有数种性功能失调。包括:延迟射精、勃起障碍、女性性高潮障碍、女性性兴趣/唤起障碍、生殖器-盆腔痛/插入障碍、男性性欲低下障碍、早泄、物质/药物所致的性功能失调、其他特定的性功能失调和未特定的性功能失调。⑬性别烦躁。患者体验或表现出的性别与被分配的性别之间不一致的痛苦,又称性别认同障碍。⑭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包括涉及情绪和行为自我控制问题的疾病,并且这些自我控制问题涉及侵犯他人的权利(如攻击、损坏财物)和/或使个体与社会规范和权威人物产生剧烈冲突。包括:对立违抗障碍、间歇性暴怒障碍、品行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纵火狂、偷窃狂,以及其他特定和未特定的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⑮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患者通过滥用物质(如毒品、酒精)或过度的行为(如赌博、网络游戏)直接激活犒赏路径,而非通过适应性行为来达到犒赏系统的激活。包括:物质相关障碍,酒精相关障碍,咖啡因相关障碍,大麻相关障碍,致幻剂相关障碍,吸入剂相关障碍,阿片类物质相关障碍,镇静剂、催眠药或抗焦虑药相关障碍,兴奋剂相关障碍,烟草相关障碍,其他(或未知)物质相关障碍,非物质相关障碍(赌博障碍)。⑯神经认知障碍。包括一组障碍,主要临床缺陷为认知功能,且是获得性的而非发育性的。包括:谵妄、重度和轻度神经认知障碍。⑰人格障碍。指明显偏离了患者文化背景预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的持久模式,是泛化的和缺乏弹性的,起病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稳定,并导致患者的痛苦或损害。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由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人格改变、其他特定的人格障碍和未特定的人格障碍。⑱性欲倒错障碍。一种由性欲倒错导致的患者痛苦或损害,或一种性欲倒错的性满足涉及对他人的伤害或风险。包括:窥阴障碍、露阴障碍、摩擦障碍、性受虐障碍、性施虐障碍、恋童障碍、恋物障碍和易装障碍。⑲其他精神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但不符合以上任何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其他特定的精神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未特定的精神障碍、其他特定的精神障碍,以及未特定的精神障碍。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42429,"Name":"心理学"},{"ID":42509,"Name":"临床心理学"},{"ID":42510,"Name":"心理障碍"}]
. 理学 . 心理学 . 临床心理学 . 心理障碍心理障碍
/mental disorder/
最后更新 2022-02-16
浏览 561次
一种综合征,其特征表现为个体的认知、情绪或行为方面出现临床意义的功能紊乱,反映了精神功能潜在的心理、生物或发展过程中的异常,通常与在社交、职业或其他活动中显著的痛苦或伤残有关。又称精神障碍。
- 英文名称
- mental disorder
- 又称
- 精神障碍
- 所属学科
- 心理学、精神病学
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相当复杂,从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想象等,到情绪情感过程、动机欲望、意志行动、智力结构、人格特征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表现出异常。常见表现包括:感知过程中有错觉幻觉,记忆过程中有遗忘症,思维过程中有妄想和某些言语、逻辑的障碍,情感过程中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怖等,意志行为中表现为兴奋躁动、呆板不动或怪异行为等,智力失常主要表现为迟滞和痴呆,人格失常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病态人格。
心理障碍通常是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因此心理障碍的治疗需要在全面评估患者的躯体情况、认知、情感、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性质、程度和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心理障碍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及将两者相结合的治疗。对于个体而言,预防心理障碍的手段主要包括提高生活质量、积极参加运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和学习心理卫生知识等。
条目图册
扩展阅读
- NEVID J S,RATHUS S A,GREENE B.变态心理学:变化世界中的视角.梁保勇,吉峰,杨丽,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