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日本爱知县,卒于东京。1894~1897年,在东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并获学士学位,随后到德国的格丁根大学留学,在德留学期间,他主要研究了冶金学和金属磁学。在金相的研究过程中,他改变了过去主要用显微镜观察金属表面进行热分析的方法,而是采用了热膨胀、电阻和磁的异常变化综合分析手段,精确地分析了温度造成的钢铁及合金金相的细微变化。1911年任日本东北大学教授,1919年,任日本东北大学附属钢铁研究所(现在的金属研究材料所的前身)首任所长。1931年任东京大学总长,从研究磁铁转入钢铁、合金,开创物理冶金学。1917年,发明的强力磁钢(“吉左卫门钢”,简称KS钢)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磁铁,引起了科学界和经济界的广泛注意,这一发明也使日本在特殊钢材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919年,又研制成比“吉左卫门钢”强度更高的新钢种。由于在这方面的杰出贡献,1937年获得了日本帝国科学院奖以及日本文化勋章。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63153,"Name":"科学技术史"},{"ID":63255,"Name":"采矿、冶金与材料史"},{"ID":63267,"Name":"材料发展史"},{"ID":63275,"Name":"〔材料史人物〕"}]
. 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采矿、冶金与材料史 . 材料发展史 . 〔材料史人物〕本多光太郎
/Kotaro Honda/
最后更新 2025-04-04
浏览 192次
(1870-02-23~1954-02-12)
日本冶金学家、物理学家。
- 英文名称
- Kotaro Honda
- 国籍
- 日本
- 出生日期
- 1870-02-23
- 去世日期
- 1954-02-12
- 出生地点
- 日本爱知县
- 去世地点
- 日本东京
- 毕业院校
- 格廷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