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可发生于皮下和内脏。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即脓腔。腔内的渗出物、坏死组织、脓细胞和细菌等共同组成脓液。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图1)引起,细菌产生毒素使局部组织坏死,继而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之后中性粒细胞坏死崩解形成脓细胞,并释放蛋白溶解酶使坏死组织液化形成含有脓液的腔。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可产生血浆凝固酶,使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素,从而使病变较局限。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层粘连蛋白受体,使其容易通过血管壁,经血液循环被带到远处产生迁徙性脓肿。
在脓肿早期,脓肿周围有充血、水肿和大量炎细胞浸润;经过一段时间后,脓肿周围有肉芽组织长入,形成脓肿膜,其具有吸收脓液,限制炎症扩散的作用。小脓肿可以吸收消散,较大脓肿由于脓液过多,吸收困难,常需要切开排脓或穿刺抽脓。脓腔局部常由肉芽组织修复,最后形成瘢痕。疖(图2)是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的脓肿,疖中心部分液化变软后,脓液便可破出。痈是多个疖的融合,在皮下脂肪和筋膜组织中形成许多相互沟通的脓肿,必须及时切开排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