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其花是在傍晚开放,天亮则凋谢,故名月见草。由于该植物的种子可以榨油,故又称山芝麻。
原产于北美洲中部和东部地区,尤以加拿大与美国东部最为常见。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常见规化植物。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广泛栽培,并经常逸生野生化于海拔0~600米开阔的路边或荒坡上。
二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200厘米(图1)。茎不分枝或者分枝,被弯曲的柔毛与伸展的长毛,茎上端混生有腺毛。基生叶为紧密莲座状,具柄,两面被长毛,倒披针形,长10~25厘米,宽2~4.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疏生不整齐的浅齿。茎生叶互生,螺旋状排列,近无柄,椭圆形至条状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长7~20厘米,宽1~5厘米,边缘有疏齿,两面被曲柔毛与长毛。花序穗状,不分枝,或仅具次级侧分枝。苞片叶状,近无柄,果期宿存。花蕾锥状,长圆形,顶端具喙,夜间开放。花管长2.5~3.5厘米,直径1~1.2毫米,黄绿色或有时红色。花两性,辐射对称,单生于叶腋(图2)。萼片绿色,有时红色,开放时自基部反折;萼筒延伸于子房之上,裂片4,披针形,长约2厘米。花瓣4,鲜黄色,宽倒卵形,长2.5~3厘米,宽2~2.8厘米,先端凹缺;雄蕊8,花丝近等长,长10~18毫米,花药长8~10毫米;子房下位,绿色,圆柱状,具4棱,长1~1.2厘米,粗1.5~2.5毫米,密被长柔毛与短腺毛或混生曲柔毛;心皮4,合生,中轴胎座,4室,每室多胚珠;花柱长3.5~5厘米,伸出花管部分长0.7~1.5厘米;柱头4裂,围以花药,开花时花粉直接授于柱头裂片之上;蒴果圆柱形,具4钝棱,被毛(图3);种子多数,在果实中呈水平排列,暗褐色,具种缨;花期5~8月;果期9~10月。夜间开花吸引蝶、蛾与蜂类昆虫为之传粉。
植株与种子在北美地区为鸟类重要食物来源之一。植株可提取月见草精油;根为解热药,还可酿酒;茎皮纤维可制绳;花含芳香油;种子榨油可食,并可入药,有降低血脂、抗肿瘤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