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是60年来中国人创制拼音方案的经验总结。汉语拼音方案使用拉丁字母、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制订,是音素制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是汉字的辅助工具,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工具,是中国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字母基础。
汉语拼音方案有五部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字母表,列26个拉丁字母,规定了字母的顺序和名称。字母v方案未用,但是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会用到,所以在列。字母与音素配置大多一对一,由于字母少于音素,因此一些音素用了双字母或者加符字母,也有用到字母条件变读的方法。双字母有zh、ch、sh、nɡ、er,加符字母有ü、ê。条件变读的如字母i,i有三个读音,在不同的语音条件下分别作舌面元音[i],例如iɑ韵母的介音i;舌尖前韵母,例如音节zi的韵母;舌尖后韵母,例如音节zhi的韵母。汉语拼音字母手写体依照一般书写习惯。为了拼式简短,方案规定zh、ch、sh可以省作ẑ、ĉ、ŝ。
声母表,列北京语音系统的21个声母,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分六组排列:唇音b、p、m、f ,舌尖中音d、t、n、l,舌面后音g、k、h,舌面前音j、q、x,舌尖后音zh、ch、sh、r,舌尖前音z、c、s 。
韵母表,有表格和条文两部分。表格内列北京语音系统的35个韵母,分作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韵母,排成四个竖列。条文内容为:①说明表格未列的四个韵母er、ê、-i(舌尖前韵母)、-i(舌尖后韵母)。②儿化韵标作-r,例如“花儿huār”。③以i、u、ü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时,将i、u、ü分别改写为y、w、yu。④韵母iou、uei、uen,前面有声母时写作iu、ui、un。⑤j、q、x与ü拼合,ü上两点省略。
声调符号,有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ˋ。声调标在主要元音上,轻声不标调。例如:妈mā、麻 má、马 mǎ、骂 mà、吗mɑ。
隔音符号为'。ɑ、o、e开头的音节与前面音节连写,如果音节界限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皮袄pi'ao 。
汉语拼音方案于1958年公布,当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小学教学中实行。小学生入学,先学汉语拼音,用拼音帮助识汉字。汉语拼音现已广泛得到应用,在中国的语言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汉语拼音用于学习汉字、普通话和外国人学习汉语方面,用于字典、词典的注音和辞书、百科全书条目的排列顺序以及书刊的索引,用于各种产品的型号标记、网络上中国的网域名、视觉通信和无线电报、聋人的手指字母。在信息化社会,汉语拼音成为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用于计算机、手机等设备上。
1977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1979年6月15日,联合国秘书处发布《联合国秘书处关于采用“汉语拼音”的通知》,即日起采用汉语拼音作为各种拉丁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国人名、地名的标准。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即《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ISO 7098)。汉语拼音凭借着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书刊名称,以及外国人学汉语的需求,被国际社会接受使用。
字母 名称 | Aɑ ㄚ | Bb ㄅㄝ | Cc ㄘㄝ | Dd ㄉㄝ | Ee ㄜ | Ff ㄝㄈ | Gɡ ㄍㄝ |
字母 名称 | Hh ㄏㄚ | Ii ㄧ | Jj ㄐㄧㄝ | Kk ㄎㄝ | Ll ㄝㄌ | Mm ㄝㄇ | Nn ㄋㄝ |
字母 名称 | Oo ㄛ | Pp ㄆㄝ | ㄑㄧㄡ | Rr ㄚㄦ | Ss ㄝㄙ | Tt ㄊㄝ | |
字母 名称 | Uu ㄨ | Vv ㄪㄝ | Ww ㄨㄚ | Xx ㄒㄧ | Yy ㄧㄚ | Zz ㄗㄝ | |
v只用于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
b ㄅ 玻 | p ㄆ 坡 | m ㄇ 摸 | f ㄈ 佛 | d ㄉ 得 | t ㄊ 特 | n ㄋ 讷 | l ㄌ 勒 |
ɡ ㄍ 哥 | k ㄎ 科 | h ㄏ 喝 | j ㄐ 基 | q ㄑ 欺 | x ㄒ 希 | ||
zh ㄓ 知 | ch ㄔ 蚩 | sh ㄕ 诗 | r ㄖ 日 | z ㄗ 资 | c ㄘ 雌 | s ㄙ 思 | |
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zh、ch、sh可以省作ẑ、ĉ、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