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经济政策与管理〕 . 产业管理

产业关联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条目作者李德国

李德国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58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5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各产业之间存在着的广泛、复杂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实质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英文名称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所属学科
公共管理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A.O.赫尔希曼[注]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产业关联这一概念,认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中某一个产业的发展必定会影响或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且,产业间的关联是连续的,最终可以形成产业链条。

①从产业供需关系分析,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前向关联是指某些产业因生产工序的前后,前一产业部门的产品为后一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形成相互之间的前向关联关系。这种关系直到最后一个产业的产品,即最终产品为止。后向关联是指后续产业部门为先行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作为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消耗。②从产业间技术工艺的方向和特点分析,分为单向关联和多向关联。单向关联是指一系列产业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以供其生产时直接消耗,但后续产业部门的产品不再返回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多向关联是指不同产业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作为后续产业部门的生产性直接消耗,同时后续部门的产品也返回相关的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在现实的产业经济中,煤炭采掘业、钢铁冶炼业、采矿设备制造业之间形成产品供需、技术的多向循环关联的联系。③从产业间的依赖程度分析,分为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直接关联是指两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提供产品,提供技术的联系。间接关联是指两个产业部门本身不发生直接的生产技术联系,而是通过其他一些产业部门的传递而发生联系。

产业关联的纽带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是以什么为依托连接起来,这种产业间连接的不同依托就构成了产业关联的实质性内容。纽带主要有:①产品、劳务联系,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些产业部门为另一些产业部门提供产品或劳务,是产业间最基本的联系;②生产技术联系,指在生产过程中,一些产业部门依据本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产品结构特性,对所需相关产业的产品和劳务提出各种工艺、技术标准和质量等特定要求,以保证本产业部门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从而使得产业间的生产工艺、操作技术等方面有着必然的联系;③价格联系,即产业间产品和劳务联系的价值量的货币表现;④就业联系,某一产业的发展会相应地增加一定的劳动就业机会,而该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就必然使这些相关产业增加劳动就业机会;⑤投资联系,即某一产业的直接投资必然导致大量的相关产业的投资,从而形成“投资乘数效应”。

主要理论和方法是俄国专家V.W.里昂惕夫[注]初创的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模型是一种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产业关联分析中的产业结构分析与波及效果分析。

为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视角,可用于经济结构演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分析,是分析城市产业、选择城市主导产业的重要依据,也是构建工业园区经济的理论支撑。

  •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龚仰军.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