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学 . 民族学 . 世界民族 . 世界民族 . 〔欧洲各民族〕 . 〔东欧各民族〕

斯拉夫人

/Slav/
条目作者王建娥

王建娥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048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04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使用斯拉夫诸语言的居民。

英文名称
Slav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欧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少数居地则跨越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远达远东太平洋地区
人口数
约3.6亿(2016)
人种
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和巴尔干类型
语言
使用斯拉夫语,属于印欧语系
宗教信仰
现代斯拉夫人大多信奉东正教;而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则信仰天主教

人口约3.6亿2016)。主要分布在欧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少数居地则跨越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远达远东太平洋地区。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和巴尔干类型。分为三大支系:西斯拉夫人(包括波兰人、卢日支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南斯拉夫人(包括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和黑山人)。现代斯拉夫人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体质特征都很相近,他们都是古代斯拉夫人的后裔。使用斯拉夫语,属于印欧语系,自成一个语族。9世纪后半叶,借鉴希腊字母,创造了斯拉夫文字。后来,一部分斯拉夫人在古斯拉夫字母的基础上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如俄罗斯文、乌克兰文、白俄罗斯文、保加利亚文、塞尔维亚文和马其顿文。而另一部分斯拉夫语言的文字则采用拉丁字母,如波兰文、捷克文、斯洛伐克文、克罗地亚文、斯洛文尼亚文和卢日支文。9世纪前,斯拉夫人信奉多神,崇拜雷神、电神,敬奉天神、太阳神和火神。9~10世纪,始从拜占廷人那里接受基督教。现代斯拉夫人大多信奉东正教;而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则信仰天主教。

关于斯拉夫人的起源,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世纪末~2世纪初的古罗马文献。罗马作家老普林尼著的37卷《自然史》介绍一些欧洲古代民族时,提到在维斯瓦河一带除居住着萨尔马泰人、斯基泰人外,还有维内德人。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也把生活在古代日耳曼人东边的居民称为维内德人。据考证,维内德人即古代斯拉夫人,1~2世纪曾分布在西起奥得河、东抵第聂伯河、南至喀尔巴阡山、北濒波罗的海的广大地区。今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谷,被认为是斯拉夫人的故乡。4~6世纪,斯拉夫人中开始出现部落联盟。由于民族大迁徙的冲击,逐渐分化为三大支系,出现不同的名称:西支称维内德人,东支称安特人,南支称斯拉文人。后来,由于南部斯拉夫人同拜占廷人联系密切,多见于史料记载,所以“斯拉文人”或“斯拉夫人”成为各斯拉夫民族的统称。

直到6世纪,斯拉夫人仍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但已出现比较巩固的军事组织,部落会议在原始民主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活动,兼事畜牧业、渔业和养蜂业。各种手工业,如冶金、纺织、皮革、木工、制陶等也有发展。住房比较简陋,一般是半地窖式的土屋,近似正方形。住地大都选择在山林水泽附近。在这一阶段,斯拉夫人还有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称为“扎德鲁加”,即建立在氏族血缘基础之上的父权制大家族,包括同父所生数代子孙及其妻室儿女,多达数十人。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男女族长拥有很大权力。扎德鲁加在某些山区一直残存到20世纪初。斯拉夫人同日耳曼人一样,有着牢固的村社制度,但没有广泛使用奴隶,战俘可以享受自由人的待遇。社会发展超越了奴隶制阶段,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自6世纪起,斯拉夫人便开始侵袭拜占廷帝国的巴尔干属地;至7世纪,南部斯拉夫人已在巴尔干半岛定居。深受拜占廷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向文明世界跨进了一大步。

  7~12世纪,斯拉夫各族先后开始建立国家。最早的国家出现于西斯拉夫人地区,号称萨摩公国,建于623年;830年兴起大摩拉维亚国;10世纪初建立捷克公国;波兰王国则诞生于965年。东斯拉夫人于9世纪末建立了强大的基辅罗斯。南部斯拉夫人于680年建立了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从9世纪起,在今南斯拉夫境内建立过一些中古式的小国。

  斯拉夫人吸收了罗马和拜占廷帝国的文化传统,并继承了被他们同化的古代民族的丰富遗产。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先后同日耳曼人、拜占廷人、蒙古鞑靼人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保持了自己的语言和民族属性,捍卫了自由和独立。到19世纪后半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在绝大多数斯拉夫国家里都形成了现代民族。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