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已具有世界性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了自己的音乐剧。早期的音乐剧与轻歌剧和娱乐性的歌舞表演有密切关联,内容上多以轻松嬉闹或是浪漫伤感主题为多,常被称为musical comedy(音乐喜剧)、musical romance(音乐浪漫剧)或musical farce(音乐闹剧)。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表现内容上有了很大的拓展,出现了许多更加严肃的甚至是悲剧性的题材,到了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musical这个词来作为音乐剧的通称。
音乐剧一般采用类似流行歌曲的自然声演唱方式,有时也会根据剧情和角色的需要而加入以类似歌剧中的美声唱法或其他民族性、地方性的唱法来演唱的角色。与歌剧相比,音乐剧的音乐主要是以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为基础的。在早期的音乐剧中,古典音乐中一些较为通俗的音乐体裁形式(如喜歌剧和轻歌剧)、各种民间舞曲和爵士乐等都是其音乐语言的主要来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音乐剧中也逐渐融入了更为广泛的音乐元素,如摇滚乐、古典歌剧、各种更为原生性的民间音乐以及先锋性试验性音乐等,都被融入音乐剧中。在音乐结构上,除了传统的带有对白的分曲形式外,也有不带对白从头唱到尾的通谱形式。与歌剧相比,音乐在音乐剧中并不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台词、音乐、舞蹈以及其他各种舞台要素(如灯光、布景、道具等),在音乐剧构造中的作用相对比较平衡。
音乐剧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通俗性的大众娱乐形式,如今,一些具有很强试验性的先锋戏剧(往往带有音乐)有时也被冠以“音乐剧”之名,使得传统音乐剧的内涵进一步扩大。
中国的音乐剧创作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以及40年代延安的秧歌剧运动。自1980年起,音乐剧创作开始复兴。在近年来的创作中,既有追求时尚融合当代流行音乐元素的,也有继续挖掘探索民族化个性化的音乐戏剧语言的表现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