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自欧洲出现第一套数字电视,电子节目指南就开始广为人知。1997年,DVB(数字视频广播)联盟发表了DVB数据广播技术规范,其中对实现电子节目指南的业务信息(SI)做出了规范。中国行业标准GY/Z 174—2001《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对数字电视EPG的应用做了具体规范。
节目供应商提供的包含节目相关信息的导航系统,以实现用户对电视节目的快速索引和访问。简称EPG。
1996年,自欧洲出现第一套数字电视,电子节目指南就开始广为人知。1997年,DVB(数字视频广播)联盟发表了DVB数据广播技术规范,其中对实现电子节目指南的业务信息(SI)做出了规范。中国行业标准GY/Z 174—2001《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对数字电视EPG的应用做了具体规范。
MPEG-2(运动图像专家组组织制定的视频和音频有损压缩标准之一)定义了节目特定信息(PSI)用于自动设置和引导接收端对数字电视TS流进行解码,PSI由节目关联表(PAT)、节目映射表(PMT)、网络信息表(NIT)、条件访问表(CAT)4种表组成。PSI提供的信息对于节目的识别和搜索还远远不够,为了引导接收机在数字电视多个传输流(TS)中搜寻识别节目信息,DVB标准在PSI的基础上定义了业务信息以扩充额外的信息。业务信息是用于描述传送系统、业务内容和广播数据流的计划/时间表等的数据,DVB标准定义了9种SI表,分别是业务描述表(SDT)、事件信息表(EIT)、业务群关联表(BAT)、运行状态表(RST)、时间和日期表(TDT)、时间偏移表(TOT)、填充表(ST)、选择信息表(SIT)和间断信息表(DIT),EPG一般通过SI表来实现。
EPG系统包括EPG信息内容、EPG传输方式和EPG应用3个组成部分。在发送端,通过EPG编辑系统编辑、生成EPG信息内容,和数字电视传输流复用后一起经过网络的传输,接收端通过EPG接收系统软件的接收、解复用后解析出系统业务信息,并编辑组织成向用户显示的EPG信息。EPG信息并不绑定在节目的频道上传输,通常是采用固定频点来传输。
中国国家行业标准GY/Z 174—2001《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中对数字电视的SI信息做了规定,GY/Z 203—2004《数字电视广播电子节目指南规范》对EPG的功能和实现方法做了规定,EPG信息由基本EPG信息和扩展EPG信息两部分信息组成。基本EPG信息是指以文本格式表示的与节目描述有关的网络信息、节目群信息、业务描述信息和事件信息,可以完全通过GY/Z 174—2001中规定的NIT、BAT、SDT和EIT进行表示和传输,传输时必须符合MPEG-2标准的PSI信息以及符合DVB标准的SI信息。扩展EPG信息是在基本EPG信息基础上的扩充,包含基本EPG信息的全部内容,也可以包含以多种媒体文件格式表示的与节目描述有关的信息。
电子节目指南可应用于数字电视(DTV)和交互网络电视(IPTV)。数字电视的EPG主要将节目信息列表作为SI信息复用于TS流中,接收机解码得到这些数据后存储于本地数据库中,上层软件检索数据库调用这些数据并以界面的形式显示节目信息。交互网络电视的EPG存储于EPG门户服务器上,当用户端发出请求时,系统基于Web(网页)技术将EPG信息以HTML格式发送至用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