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农业气象学 . 农业气候 . 农业气候分析 . 作物产量气候分析 . 气候肥力

气候肥力

/climate fertility/
条目作者王靖赫迪
条目作者王靖

王靖

赫迪

赫迪

最后更新 2023-05-09
浏览 175
最后更新 2023-05-09
浏览 17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生长季内供给作物光、温、水等资源的综合自然特性。用来表示一个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丰富程度,与土壤肥力相对应。

英文名称
climate fertility
所属学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一个地区气候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相互耦合情况。

气候肥力具有相对性。由于不同作物对于光、温、水、气等气候要素的要求不同,对某种作物适宜的气候要素组合,对于另一种作物未必适合。同时气候肥力的构成要素之间还具有综合性。不同气候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存在互补性和限制性。互补性是指当两种气候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如雨热同季的季风气候有利于作物高产,干旱时如气温偏低可减轻旱情。限制性表现为单一气候要素有利时,如果其他气候要素不利未必会对作物造成有利的影响,如某种气候要素的数值不能满足作物的最低需求时,其他气候要素即使比较有利也难以利用,例如西北地区光热资源十分充沛,但是降水资源缺乏,其气候肥力便会受到限制。只有在各种气候要素都处于较为有利的数值范围并且按照作物的需求具有良好的配比时才构成较高的气候肥力。

气候是一个复杂的组成体,气候肥力水平是诸多气候因素综合作用的反映,要想全面地、客观地评价气候肥力水平,需要考虑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分析不同作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光照、温度和水分的需求程度,根据实际的气候条件定量气候要素对作物需求的满足度,从而根据不同的气候要素计算相应的肥力指标。在分析气候肥力的时候,不能单一的考虑某一气候要素的能力水平,还需考虑不同气候要素之间的匹配性,互补性和限制性,根据这些针对特定作物和气候条件对气候肥力进行评价,气候要素间复杂的关联性以及对作物影响的互作效应,进一步增加了气候肥力评价的复杂性。因此在进行气候肥力评价时如果仅仅通过直观地对这些指标进行判断,很难得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往往需要借助数学方法从多因素角度对气候肥力进行综合评估。通常采用的数学方法有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主分量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主因素分析法)、因子加权综合法等,根据分析目标的差异,选取不同指标进行评价。气候肥力指标的选取和评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实践。

评价一个地区的气候肥力,即是对该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综合评价,对明确该地区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能力的影响和限制因素有重要意义,可为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的气候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 刘南威.综合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