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最南部,北界大致西起云南盈江西部的中缅边界,向东经南岭和武夷山脉,越过台湾海峡后至台湾北部岛屿。本地区是中国纬度最低,陆地面积最小,岛屿面积最大,海域最辽阔的区域。
中国南亚热带-热带湿润地区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的2级单位之一,属于中国东部季风区,涵盖南亚热带热带湿润地区。
- 英文名称
- the natural region of South China
- 所属学科
- 中国地理
包括:①湿热的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是全国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气候四季变换不明显,无真正的冬季,只有当强大寒潮南侵时,所经地区可发生霜冻和静水结冰现象。也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多数地区年降水量1400~2200毫米,台湾北部的火烧寮更高达6557.8毫米。受热带气旋影响,夏、秋台风活动频繁。②地貌类型多样。本地区除台湾岛外,没有高峻的山地,但丘陵低山广布,地貌类型多样。海岸地貌有珠江三角洲等典型的河口平原海岸,但以岬湾式的山地丘陵海岸为主,台湾东岸是断层海岸,珊瑚礁和红树林生物海岸广泛分布。海洋中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和深海平原等海底地貌类型。③河流众多,水量丰富。珠江是区内最大最重要的河流,由西江、北江、东江汇合而成,在三角洲河网区八大口门注入南海;西部云南的河流河床深切,水流湍急,许多大河为国际河流;石灰岩地区发育了比较多的地下河;沿海和岛屿多为独流入海的河流。由于降水充沛,径流量大且稳定。④热带性的自然景观。本地区植物的热带特征明显,南亚热带植被中也含有许多热带种类,呈现热带性过渡特征。地带性植被主要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以及红树林等,生物多样性很高,种类极为丰富。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是南亚热带的赤红壤和热带的砖红壤;另外,在高温、少雨、旱季长的海南岛西部和西南干热河谷发育有燥红土;在南海诸岛分布着磷质石灰土。⑤广阔的海域和类型众多的岛屿。包括南海全部、东海南部和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辽阔的海域中分布有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和第二大岛海南岛。岛屿类型多样,主要有基岩岛如台湾岛和海南岛等,冲积岛如珠江口的沙岛等,南海诸岛基本上是珊瑚岛礁。
依据温度带和地形、陆、岛的差异,本地区可分为8个自然区。即南亚热带的VIA2闽粤桂低山平原常绿阔叶林、人工植被区,VIA3滇中南山地丘陵常绿阔叶林、松林区,VIA1台湾中北部山地平原常绿阔叶林、人工植被区;边缘热带的VIIA1台湾南部山地平原季雨林、雨林区,VIIA2琼雷山地丘陵半常绿季雨林区,VIIA3西双版纳山地季雨林、雨林区;中热带的VIIIA1琼南低地与东沙中沙西沙诸岛季雨林、雨林区;赤道热带的南沙群岛礁岛植被区(见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
华南自然地区是中国唯一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发展橡胶、油棕、可可、咖啡等热带作物,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优越的水热条件,可发展多熟制农业,建设南繁基地,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海洋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同时应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利用珍贵的生物资源;防灾减灾,防治水土流失。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要加强环境保护与整治,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扩展阅读
- 郑度.中国自然地理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