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养分有效性是针对高等植物而言的。土壤中养分元素活化、迁移与植物根系对养分元素的吸收、输送能力。也就是说土壤有效养分是不受土壤固相物质束缚的,在元素化学形态上是植物可利用的,而在空间上是可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的,能满足植物营养需求的那部分土壤养分。
土壤中的生物有效养分具有两个基本特点:①以矿质态养分为主。②位置接近植物根表或短期内可以迁移到根表的有效养分。影响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①土壤中矿质态养分的浓度、容量与动态变化。②根对养分的获取与养分向根表迁移的方式与速度。③在根系生长与吸收的作用下,土壤中养分的有效化过程以及环境因素对养分有效化的影响。土壤中虽然大多数养分元素含量是很丰富的,但是其中绝大部分是以无效形式存在,对植物是无效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在短期内可以被植物吸收,对植物是有效的。一般土壤中水溶性、交换性和易活化的土壤养分是有效性养分,易被植物吸收利用。
土壤中养分有效性受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土壤生物和植物因素的影响,而养分本身的化学形态是影响养分有效性的最根本因素。科学施肥、施用改良剂、轮作、耕作和灌排,可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土壤中各种类型的养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中有效性养分与植物生长关系最为密切,其含量受土壤的酸碱度、氧化还原反应和土壤水分含量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