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学 . 影视学 . 影视导演 . 〔 人物〕 . 〔 法国〕

特吕弗,F.

/François Truffaut/
条目作者黎赞光许婧
条目作者黎赞光

黎赞光

许婧

许婧

最后更新 2023-04-05
浏览 150
最后更新 2023-04-05
浏览 15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932-02-06~1984-10-21)

法国电影导演、影评家。

英文名称
François Truffaut
国籍
法国
出生日期
1932-02-06
去世日期
1984-10-21
出生地点
巴黎
去世地点
塞纳河畔讷伊
代表作品
《四百下》《朱尔和吉姆》《最后一班地铁》
代表著作
《论希区柯克的电影艺术》《我生命中的电影》

生于巴黎,卒于塞纳河畔讷伊。从小酷爱文学和电影,15岁在巴黎发起并组织了大众电影俱乐部。在工作中结识了法国电影理论家A.巴赞,巴赞是他艺术上的指路人和生活上的支持者。1953年进入法国农业部电影处工作,后在《电影手册》和《艺术》杂志任编辑和撰稿人,成为著名影评家。他的文章文笔犀利,富于创见。他的论文《论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1954)将当时“作者论”的争鸣推向高潮,肯定了剧本创作的中心地位和导演富于原创性的作者地位,被视为新浪潮运动的纲领与宣言;他的《法国电影在虚假中死去》(1957)预告了“第一人称”影片的到来,第一部这类影片是他执导的《四百下》(1959,获第12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同时也是新浪潮电影代表作。影片结尾主人公安东尼奔向海边转而面向观众的定格画面,成为电影史上有特定寓意的经典镜头,定格技巧从此被“致敬式”地大量使用。

1958年后开始逐渐放弃评论工作,专门从事电影创作。曾跟意大利导演R.罗西里尼学习导演。他勇于探索,独辟蹊径,革新了电影的艺术语言。在25年的导演生涯中共执导了23部影片,其中重要的有《朱尔和吉姆》(1962)、《华氏451度》(1966)、《偷吻》(1968)、《穿黑衣的新娘》(1968)、《夫妇生活》(1970)、《美国之夜》(1973)、《阿黛尔·雨果的故事》(1975)、《绿色的房间》(1978)、《逝去的爱情》(1979)、《最后一班地铁》(1980)、《隔壁的女人》(1981)等。

其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半数以上获得法国电影大奖、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法国电影凯撒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50多个国际奖项,大部分影片在艺术上或商业上都取得了较大成功。他的影片基本上是自编、自导,甚至本人在影片中扮演角色。曾发表过《零用钱》《喜欢女人的男人》等多部小说,撰写过访谈形式的长篇论著《论希区柯克的电影艺术》和影评自选集《我生命中的电影》。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